[实用新型]空气补助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71084.6 | 申请日: | 2006-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30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林于翔;詹益绵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于翔 |
主分类号: | F02M23/08 | 分类号: | F02M23/08;F02M27/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01100上海市东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补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补助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车的动力来源是由汽油和空气混合后,产生燃烧形成热能,当汽缸吸入的空气与汽油混合物越多,压缩比率越大,引擎所产生的动力比率就越大,反之,若引擎进气量不足将造成汽油燃烧不完全,进而产生积碳、耗油、动力降低及废气污染等问题。
通常汽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机件的老化、人为操作的不当或空气滤清器内的滤网逐渐堵塞尘垢,都将影响进气效率,导致空气进气量不足。而进气不足的缺失,一般汽车使用人并无法立即得知,仅能由动力明显下降及耗油异常等状况作为判断的依据。因此,当发现问题时,已造成相当程度的空气污染。
为解决上述进气量不足的问题,现阶段的改善方式通常是安装空气补助器。现有的空气补助器包括壳体、空气过滤材料、钢珠、弹簧,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进气孔与出气孔间连通有气室,空气过滤材料设置在气室内靠近进气孔的位置,弹簧使钢珠可活动的封设于气室出口端。这种空气补助器虽然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进气量,但是燃烧率的提高并不是很显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补助器,该补助器在不需破坏或改变原有管路结构的情况下安装使用,使引擎具有自动适量补助空气,另外,气室中的陶瓷能量粉末镀层能对空气产生辐照,将空气分子打碎,从而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燃烧不完全而导致空气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补助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进气孔与出气孔之间连通有气室,气室内靠近进气孔的位置密封设有空气过滤材料,所述气室的内壁上至少设有一段陶瓷能量粉末镀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补助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进气孔与出气孔之间连通有气室,气室内靠近进气孔的位置密封设有空气过滤材料,所述气室的内壁上至少设有一段陶瓷能量粉末镀层;所述陶瓷能量粉末镀层设置在空气过滤材料外的气室内壁上及空气过滤材料下方的气室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更详细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补助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进气孔与出气孔之间连通有气室,气室内靠近进气孔的位置密封设有空气过滤材料,所述气室的内壁上至少设有一段陶瓷能量粉末镀层;所述陶瓷能量粉末镀层设置在空气过滤材料外的气室内壁上及空气过滤材料下方的气室内壁上;所述进气孔和出气孔均位于壳体的上端,进气孔与出气孔之间的气室呈U形,气室的进口端高于气室的出口端,气室的出口端与出气孔之间设弹簧和钢珠,弹簧压紧钢珠,钢珠抵触在气室的出口端上;所述出气孔上设有接口,接口与弹簧之间设有与接口连通的沉孔螺丝;所述空气过滤材料为海绵。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陶瓷能量粉末是一种具有能量的粉末,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陶瓷能量粉末镀层能对空气产生辐照,将空气分子打碎,从而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燃烧不完全而导致空气污染。
2.本实用新型在不需破坏或改变原有管路结构的情况下安装使用,使引擎具有自动适量补助空气,以辅助完全燃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其中:1壳体;2进气孔;3出气孔;4气室;41进口端;42出口端;5空气过滤材料;6陶瓷能量粉末镀层;7弹簧;8钢珠;9接口;10沉孔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空气补助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上端设有进气孔2和出气孔3,进气孔2与出气孔3之间连通有U形气室4,气室4的进口端41高于气室4的出口端42,气室4的出口端42与出气孔3之间设弹簧7和钢珠8,弹簧7压紧钢珠8,钢珠8抵触在气室4的出口端42上;出气孔3上设有接口9,接口9与弹簧7之间设有与接口9连通的沉孔螺丝10;气室4内靠近进气孔2的位置密封设有空气过滤材料5一海绵,海绵外的气室4内壁上及海绵下方的气室4内壁上设有一段陶瓷能量粉末镀层6。
安装时,在出气孔3的接口9处连接一个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一端连接于汽车引擎进气岐管,另一端连接于刹车辅助总泵所连接的导管,以供外界空气穿过,进入引擎进气岐管与油料混合,以发挥助燃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于翔,未经林于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710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车自动开闭喷水装置
- 下一篇:隔离开关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