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振缓冲元件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20172834.1 申请日: 2006-12-30
公开(公告)号: CN200996425Y 公开(公告)日: 2007-12-26
发明(设计)人: 张智言;谢元睿;修凯华;焦丽华;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16F7/00 分类号: F16F7/00;H05K5/02;H05K7/00;G06F1/16
代理公司: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寿宁;张华辉
地址: 100085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缓冲 元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振缓冲元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调节区的隔振缓冲元件。

背景技术

目前,笔记本电脑由于其优良的移动性能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并经常被使用者随身携带。从而,增加了发生振动、碰撞或者跌落的风险。为了提高对笔记本电脑在跌落时的有效保护,有些技术是在笔记本电脑八个角落加弹性隔离元件,或者在笔记本电脑内部加防震内衬垫。在上述技术中,隔振缓冲元件的形状系数,受到许多因数的限制,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请参阅图1所示,是现有的隔振缓冲元件结构示意图,该隔振缓冲元件1,一般用于安装在被保护仪器设备的角上,其包括:三个相互垂直的约束面2,(约束面也可以是不相垂直的平面,曲面)。以及与上述约束面相邻的自由面3。实际上,在跌落设计中,隔振缓冲元件的形状系数直接影响最佳的隔离效果,其中的形状系数是约束面与自由面的比值,通常有一个最佳范围是0.3-1。而隔振缓冲元件的刚度、硬度均与形状系数有关。但由于在具体实施中,除了考虑结构的隔振缓冲要求外,还得兼顾结构布局和外观ID设计等的需要。所以,隔振缓冲元件存在设计时的理想形状系数,与结构和整机ID(结构外观)的设计的矛盾,隔振缓冲元件的形状系数受到很多局限,难以达到理想比值,有时不得不牺牲形状系数,而引入新型材料,或二次隔离,增加了成本和试制周期。

由此可见,为了解决隔振缓冲元件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够控制隔振缓冲元件形状系数的方案,使其具有最佳的隔离效果和最低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隔振缓冲元件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隔振缓冲元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具有较佳的形状系数,从而更加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隔振缓冲元件,其具有约束面和自由面,其中,在约束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调节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隔振缓冲元件,其中所述的调节区是凹陷设置于所述的约束面。

前述的隔振缓冲元件,其中所述的调节区的截面为矩形、V形、多边形、椭圆形和圆形、直线或曲线的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形状。

前述的隔振缓冲元件,其中所述的约束面的面积与自由面的面积的比值范围是0.3-1。

前述的隔振缓冲元件,其中所述的约束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孔,该安装孔贯串所述的约束面。

前述的隔振缓冲元件,其中所述的约束面为三个,上述三个约束面为相互垂直的平面。也可以是不相垂直的平面,曲面。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隔振缓冲元件,为了控制隔振缓冲元件的形状系数,它是靠一个或多个分布于约束面且低于约束面的调节区,影响形状系数,使形状系数进入最佳范围的可控性增大,从而能够使形状系数达到理想值,获得满意的隔振缓冲效果。并且,由于低于约束面的调节区通常较为隐蔽,不会影响到外观,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隔振缓冲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隔振缓冲元件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在跌落设计中,隔振缓冲元件的约束面为加载面,在加载过程中该面不变形,自由面为非加载面,该面在加载过程中产生变形。隔振缓冲元件的隔振缓冲效果与形状系数有关。形状系数是约束面与自由面的比值,有一个最佳范围0.3-1,但由于实施中还需兼顾结构布局和外观等需要,隔振缓冲元件的形状系数受到很多局限,难以达到理想比值,因此本实用新型引入“调节区”的概念,所谓调节区是一个或多个分布于约束面且低于约束面的区域。通过控制“调节区”的面积,影响隔振缓冲元件的形状系数,可使形状系数进入最佳范围的可控性增大。由于“调节区”一般较隐蔽,因此隔振缓冲元件既可保证较好的隔振缓冲效果,而且其结构可以尽可能地去适应整机ID(结构外观)的设计的需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728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