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挥发雾化液体燃油加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73220.5 | 申请日: | 200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34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门少国;付铁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南风汽车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17/06 | 分类号: | F02N17/06;F02M3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061503***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挥发 雾化 液体 燃油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燃油加热器,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微型机动车辆发动机低温预热启动、采暖、除霜的微型挥发雾化液体燃油加热器。
背景技术
由于机动车的发动机在低温启动时需要较长的时间和产生较多的废气,从而对环境造成废气及噪声污染,不仅增加了油耗,而且造成发动机的磨损,缩短使用寿命。
目前,公知的微型挥发雾化燃油加热器的换热器是由耐热钢板焊接而成,水温传感器与换热器由螺纹联结,安装须焊接安装支架工艺复杂,火焰传感器与点火塞分置,挥发装置采用国际燃烧器禁用的石棉装置。其缺陷是:体积大,安装维护使用不方便,使用寿命期短。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各种环保法规的完善和能源价格的迅速提高,公知的微型机动车辆发动机预热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广大司机的要求,尤其是在北方的严寒地区。他们迫切需要一种使用方便、节约能源、排放环保的装置。
有鉴于上述公知技术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工作的经验和知识,经过艰苦的研发,终于开发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挥发雾化液体燃油加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型挥发雾化液体燃油加热器,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微型机动车辆低温预热启动、采暖、除霜的挥发雾化液体燃油加热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微型挥发雾化液体燃油加热器,其包括热交换器、水泵、燃烧室、挥发器、固定座、风轮、上铝支架、下铝支架、电机、电磁油泵;其中,所述燃烧室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内,所述热交换器的前端连接所述下铝支架,该下铝支架与所述燃烧室的前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和挥发器相连接,设置在燃烧室的前端;所述电机固定于上铝支架内;且所述上铝支架与所述下铝支架相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线与热交换器的轴线垂直设置,所述输出轴上设有所述导风盘,导风盘的前端设有固定于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所述风轮;一进气口设置在所述上铝支架上,该进气口与所述燃烧室相连通,所述下铝支架上设有一出气口,该出气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下铝支架的进水口相连接;一控制单元上焊接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热交换器压紧连结;所述电磁油泵与挥发器进油管连接。
如上所述的微型挥发雾化液体燃油加热器,其中,所述燃烧室具有:呈有底筒状的一级燃烧筒、二级燃烧筒和定位环,其中,所述二级燃烧筒设置在后部,所述定位环的底部与所述二级燃烧筒的底部相固定,其开口方向与二级燃烧筒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一级燃烧筒设置在所述定位环内,且两者开口方向相同,底部相固定;所述定位环的前端固定一进气分流片;一通孔贯穿所述一级燃烧筒、定位环和二级燃烧筒的底部;所述一级燃烧筒的前端穿过所述进气分流片与所述固定座焊接连接。
如上所述的微型挥发雾化液体燃油加热器,其中,所述挥发器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后侧,挥发器的隔热垫抵靠所述固定座设置,其后部设有挥发毡,一止挡定位件设置在该挥发毡的后侧;所述挥发器进油管的出油口端贯穿所述固定座至所述隔热垫。
如上所述的微型挥发雾化液体燃油加热器,其中,所述固定座的侧壁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开口,各开口处设有向外侧延伸的一对相对置的导板,一点火塞沿所述导板插入所述固定座内,并抵接于所述挥发毡。
如上所述的微型挥发雾化液体燃油加热器,其中,所述点火塞为具有火焰探测功能的点火塞。
如上所述的微型挥发雾化液体燃油加热器,其中,所述热交换器由内套、外套焊接构成,在内套、外套之间具有间隙,在内套外表面上设有导流槽,在内套上设有与所述下铝支架的进水口相连通过的进水口,所述内套上还设有延伸至加热器外部的出水口。
如上所述的微型挥发雾化液体燃油加热器,其中,所述上铝支架、下铝支架、导风盘、内套、外套均为压铸铝件。
如上所述的微型挥发雾化液体燃油加热器,其中,所述构成燃烧室的二级燃烧筒、定位环、一级燃烧筒和进气分流片为耐热不锈钢部件。
如上所述的微型挥发雾化液体燃油加热器,其中,所述点火塞为氮化硅热面点火塞。
如上所述的微型挥发雾化液体燃油加热器,其中,所述挥发毡为不锈钢金属纤维毡构成的挥发毡。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南风汽车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南风汽车设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732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