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起重机支腿承载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73312.3 | 申请日: | 200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04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于跃;祝震;吴齐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80 | 分类号: | B66C23/8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161002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起重机 承载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起重机,尤其是关于一种通过将垂向力和力矩用不同的部分来承受的铁路起重机的支腿承载结构。
背景技术
铁路起重机是完成铁路货运、事故救援等任务的重要大型设备,铁路起重机实施救援起重作业时,大多数情况下,需将救援起重机用四个支腿撑起,使其车轮脱离轨面,靠四个支腿承受自重及被吊物体重量。每个支腿的一端与铁路起重机的底架侧梁连接,另一端通过销孔7与一个起重液压油缸连接,油缸的活塞柱体可以伸缩升降一定的距离,从而将铁路起重机支起或降下。如图1和图2所示,在现有技术中,摆腿式铁路起重机的支腿结构由销轴座5、上盖板1、腹板2、加强板和下盖板3等组成。由于支腿结构采用上、下盖板1、3与底架侧梁6铰接的方式连接,使得上、下盖板1、3受弯矩作用,导致受力不合理,降低了支腿结构的承载能力。为此,现有技术试图通过增大上、下盖板1、3的厚度来保证上、下盖板1、3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便解决这个问题,但结果会导致上、下盖板1、3过厚、增加了整个支腿的重量,浪费了材料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起重机支腿承载结构,能够使支腿受力合理,并且在提高支腿的承载能力的同时使支腿的重量最轻,节约材料和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铁路起重机支腿承载结构,包括底架侧梁、具有上盖板、腹板和下盖板的支腿及固定在该支腿一端的起重液压油缸。底架侧梁通过销轴与支腿的上、下盖板的销轴座铰接,底架侧梁的上、下端面位于上、下盖板的销轴座之间,在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中央部分的腹板上设有向着底架侧梁伸出的支承板,在底架侧梁侧端的中间设有与支承板对应的环状支撑槽,在使用支腿时,支承板的上端面托接在底架侧梁的环状支撑槽的顶面下方,且上、下盖板与底架侧梁的上、下端面不接触。
所述的铁路起重机支腿承载结构的支腿的上、下盖板是变截面的盖板,并与腹板及支承板组焊成型。
所述的铁路起重机支腿承载结构的底架侧梁的侧端是一个阶梯形的轴套,环状支撑槽位于轴套的中央,支撑板的前端是一个凹槽,与该环状支撑槽相配合,支腿的位于支承板的上方与下方的腹板的两个部分的端面前后错开,与该阶梯形的轴套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支承板结构以及支腿上、下盖板变截面组焊成型的方式,所以在使用支腿时,上、下盖板只受单一的压应力和拉应力,因此上、下盖板的厚度可以减少很多,而只要将支承板的厚度设计的足够大、保证支承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就可以提供足够的支腿承载能力,并且使支腿的受力合理、重量减轻,并节约了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铁路起重机支腿承载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铁路起重机支腿承载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起重机支腿承载结构的支腿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起重机支腿承载结构的支腿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起重机支腿承载结构的支腿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起重机支腿承载结构的支承板的A向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起重机支腿承载结构在未使用状态时的主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起重机支腿承载结构在未使用状态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起重机支腿承载结构在使用状态时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至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起重机支腿承载结构包括底架侧梁6、具有上盖板1、腹板2和下盖板3的支腿及固定在该支腿一端的起重液压油缸(图中未显示),底架侧梁6通过销轴与支腿的上、下盖板3的销轴座5铰接,底架侧梁6的上、下端面位于上、下盖板1、3的销轴座5之间,在上盖板1和下盖板3之间中央部分的腹板2上设有向着底架侧梁6伸出的支承板4,在底架侧梁6侧端的中间设有与支承板4对应的环状支撑槽,在使用支腿时,支承板4的上端面托接在底架侧梁6的环状支撑槽的顶面下方,且上、下盖板1、3与底架侧梁6的上、下端面不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底架侧梁6的侧端是一个阶梯形的轴套,在轴套的中央开有环状支撑槽,支承板4的前端是一个凹槽,与该环状支撑槽相配合,位于支承板4的上方与下方的腹板2的两个部分的端面前后错开,与该阶梯形的轴套相对应。
由于支腿通过销轴与底架侧梁6铰接,所以支腿可以绕销轴转动。如图7和图8所示,当不使用支腿时,支腿由于没有起重液压油缸(图中未显示)的支撑,所以在自重的作用下,支腿的上盖板1与底架侧梁6的上端面接触,支腿的下盖板3和支承板4与底架侧梁不接触,此时,支承板4由于与底架侧梁6没有任何接触,所以不受力。当使用支腿时,由于起重液压油缸将支腿向上顶起,则如图9所示,支承板4的上端面与底架侧梁6的支承槽的顶面接触。此时,由于支腿的上、下盖板1、3均不与底架侧梁6的上、下端面接触,而只有支承板4与底架侧梁6接触,所以只有支承板4承受底架侧梁6的垂向载荷,而上、下盖板1、3仅承受拉、压应力。因此,可以只将支承板4的厚度设计的足够大,保证支承板4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上、下盖板1、3是变截面的盖板,并与腹板2及支承板4组焊成型。因此,也就可以减少上、下盖板1、3的厚度,从而使支腿的重量更轻,节约成本,而且受力更合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733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