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装箱锁杆防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75031.1 | 申请日: | 200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28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尹建华;林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航集装箱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54 | 分类号: | B65D90/54;E05C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继光 |
地址: | 20120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防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锁杆防盗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它是目前通用普通集装箱锁杆防盗装置。它包括锁杆1、手柄座2、铆钉3、杯形垫圈4、托架盖5、托架座6、海关关封7和手柄8组成。手柄座2固定在锁杆1上,在手柄8的前端和U型手柄座2上均设有铆钉孔,手柄8通过铆钉3与手柄座2连接。当集装箱门关上时,手柄8被扣在托架座6的卡槽内,旋下托架盖5,然后由海关工作人员把海关关封7穿入托架盖5与手柄孔内。两关合并封头。由于手柄8与手柄座2采用铆钉3连接,而铆钉3被破坏后,手柄很容易脱离手柄座,见图2。 因此不法分子往往利用集装箱这一缺点。可以在不损海关关封的情况下,使货物失盗。
国内现有技术的防盗手柄,其主要原理是在手柄安装位置的正面,靠近托架座支撑卡槽左侧侧边或者在左侧上表面附近设置一凸台,并以此凸台来限止手柄在托架座卡槽向右窜动,因此铆钉遭破坏后,凸台仍能有效地阻止手柄脱离手柄座,而打不开箱门。
但是由于手柄上的凸台是裸露的,破坏后就无法有效阻止手柄脱离手柄座,不法分子仍会有凿掉凸台进行偷盗的机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装箱锁杆防盗装置,它在铆钉被破坏后仍然可以有效地阻止手柄脱离手柄座,并采用内置结构,致使无法进行对该结构进行破坏,提高了集装箱的安全性能。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锁杆防盗装置,装设在集装箱的箱门处,包括锁杆、手柄座、铆钉、手柄、托架座和托架盖;该手柄座由U型构件或套状构件构成,该构件上设有一个可供手柄前端插入的内腔,对应内腔的两侧壁面上设有铆钉孔,所述两侧壁的一端固接在箱门的锁杆上,该手柄前端设有与手柄座铰接的铆钉孔,当锁上集装箱时,所述手柄前端插入手柄座内腔并通过铆钉铆接在该手柄座上,手柄的另一端被扣在托架座与托架盖之间;其中,在手柄前端铆钉孔旁与所述手柄座的侧壁相对应的面上设有凸台;在所述手柄座的侧壁内侧开设有能够使所述手柄的凸台进入手柄座内腔的导向凹槽;在所述手柄座的侧壁内侧还开设有用于在所述手柄铆接在所述手柄座后能够使所述凸台以铆钉为轴进行旋转的旋转槽;所述导向凹槽与所述旋转槽连通;当所述铆钉铆接手柄和手柄座时,所述凸台脱离所述导向凹槽进入旋转槽内;当锁上集装箱时,所述手柄的另一端带动凸台在旋转槽内旋转一定角度后被固定。
本实用新型采用带有导向凹槽和旋转槽的防盗手柄座和带凸台的防盗手柄,即使集装箱手柄、手柄座的铆钉被凿掉破坏,由于手柄座内侧的导向凹槽和旋转槽与手柄的凸台隐匿性很好,无法被破坏,而由于当锁上集装箱时,所述凸台脱离所述导向凹槽并旋转一定角度后位于旋转槽内,如果脱离必须从导向凹槽退回,这样致使手柄也无法脱离手柄座,因而打不开集装箱,就可避免失窃,保护集装箱货物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铆钉切除前现有技术装配示意图;
图2是铆钉切除后现有技术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双面凸台的手柄结构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双面凸台的手柄结构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双面凸台的手柄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单面凸台的手柄结构的正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单面凸台的手柄结构的仰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双面槽的手柄座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单面槽的手柄座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双凸台的手柄和手柄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单凸台的手柄和手柄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至7所示,它们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柄结构示意图。如图3-5所示,它们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双面凸台的手柄结构的正视图、仰视图和俯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在手柄8的上下两面的铆钉孔9的旁边,设有四个凸台10、11、12和13,它们位于手柄8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上。如图6-7所示,它们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单面凸台的手柄结构的正视图和俯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在手柄8的上面的铆钉孔9的旁边,设有两个凸台14、15,它们位于手柄8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航集装箱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航集装箱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750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扩展编码装置和可扩展编码方法
- 下一篇:气袋充排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