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心外径超精研机的导辊间距测量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75205.4 | 申请日: | 200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45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校;杨守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3/00 | 分类号: | G01B3/00;G01B5/14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符继超 |
地址: | 471039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心 外径 超精研机 间距 测量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无心外径超精研机的导辊间距测量工具。
背景技术
贯穿式无心外径超精研机大都使用一对导辊同向旋转运动,作为工件前进动力和超精研磨时的外径支撑,导辊间距的调整直接影响工件超精研磨后的圆度值和凸度值。机床在工作中更换工件型号时,由于工件直径不同,每次需计算两导辊间距的理论值,再用游标卡尺测量两导辊测量台阶内侧距离值进行调整,对机床操作人员造成很大的工作不便。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两导辊调整间距时无专用测量工具给工作带来的不便,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无心外径超精研机的导辊间距测量工具,利用该工具可使机床操作人员在更换工件时,快速、方便的调整两辊间距,减少调整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无心外径超精研机的导辊间距测量工具,其该测量工具选取一个δmm厚的长方形钢板为模板,在其总长度方向上按等距离值平均分成若干段,每一长度段上标记有不同加工工件外径的dW值,它分别对应有两导辊端测量台阶内侧距离值S,这个距离值S即为测量工具上每一段的实际宽度值,该宽度值在每一长度段上从小到大依次呈梯形台阶状排列,各段的中心线重合为一条直线,测量工具宽度方向左右对称,每一长度段梯形台阶平行处统称拐点。
由于采用了如上所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无心外径超精研机的导辊间距测量工具可使机床操作人员在更换工件时,快速、方便的调整两辊间距,减少调整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无心外径超精研机的导辊间距测量工具可保证测量和调整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无心外径超精研机的导辊间距测量工具的示意图;
图2是无心外径超精研机的导辊间距测量工具使用方法示意图。
图中:1-测量工具;2-导辊。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无心外径超精研机的导辊间距测量工具,如加工工件外径dW选取值分别为7、14、20、22、28,则依据理论公式可分别计算出两导辊(2)端测量台阶内侧距离值S,这个距离值S既为测量工具上每一段的宽度值。具体对应计算值见下表:
如测量工具(1)选取5mm厚的长方形钢板为模板,在其总长度方向上按L1=L2=L3=L4=L5=50mm分成五段,每一长度段上标记有不同加工工件外径7、14、20、22、28,它与之对应的实际宽度值分别为24.2、30.9、36.6、38.6、44.3,这些宽度值在每一长度段上从小到大依次呈梯形台阶状排列,各段的中心线重合为一条直线,测量工具宽度方向左右对称,每一长度段梯形台阶平行处统称拐点。
因为机床调整精度为0.1mm即可,因而采用线切割机加工测量工具模板即可满足设计要求。例如要换加工14的工件,应使用测量工具上标记有14的L2段实际宽度30.9mm,伸入导辊两测量台阶内侧并调整间距,使该段两边与两台阶圆相切,并使上段拐点A、B靠在测量台阶上如图2所示,然后调整两辊距离使之吻合,则可达到快速准确完成调整机床两导辊间距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752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