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水中的油沙分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75397.9 | 申请日: | 2006-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41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苏思;段鹏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思;段鹏羽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C02F1/52;C02F10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311海南省海口***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中的 分离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是一种含油和沙等固体沉淀物污水的分离装置,可以任意摆放移动,并且可以与任何有关废水回用装置组合成系统的装置,特别适于在洗车场或含油中水等废水回用系统中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中水回用设备大多结构比较复杂,其中油、沙、水分离一般不在同一个单元完成,有的还需要添加药物。用这类装置,不仅安装、使用及清理均不太方便。而且还增加了制作、施工和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废水回用系统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专门用来将废水中含有的油和沙等沉淀物分离的装置。该装置效率高,制作使用成本低,安装使用方便,并且无需添加任何化学药物,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废水回用循环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分离装置由污水进水口、分离室箱体、波形板、固定架、排污阀、排污口、澄清室箱体、排油污口、活动隔板、清水室、清水出水口、支架组成。在分离室内,有一组平行的波形板垂直安装在箱体内。污水进水口设在分离室侧面下部,排污口设在底部。澄清室设在分离室之后,排油污口设在分离室侧面上部。清水室设在澄清室之后,清水出水口设在清水室侧面下部。
上述波形板用固定架固定在分离室内,并且方便拆装、清洗。
上述分离室底部为漏斗形并且留有一定的空间,用于收集水中沙等沉淀物;漏斗形底部的排污口上设有排污阀。
上述分离室由支架托起离开地面,以便于排污时操作。
上述排油污口设在澄清室水平面处,高度可适当调节,以达到最佳的排油污效果。
上述活动隔板安装在澄清室内,高于水平面,底部留有空间,使水可以在底部自由流动;活动隔板可以抽出,以便于对澄清室清洁。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污水进入分离室后,在波形板的作用下,水流变得舒缓稳定,使分散在水中的油份免受水流的干扰,顺着波纹板之间空隙缓缓上升并且集合成较大的油珠,漂浮在水面;而分离室活动隔板可以有效阻挡浮在水面的油珠,使其通过排油污口排出,并且迫使水流从澄清室底部流过并溢流进清水室内。另外,稳定的水流还有助于沙等固体物沉淀并集合在分离室的底部,可通过排污阀控制排出。除油、沙后的水经过澄清室隔板底部溢进清水室备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经济方便地去除污水中油和沙等沉淀物,可与其他污水处理回用装置组合构成完整系统,并且安装容易,结构简单,使用、清洗、维护都很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A.分离室,B.澄清室,C.清水室,1.主体外壳,2.波形板,3.污水进水口,4.固定架,5.排污阀,6.排污口,7.沉淀物收集空间,8.排油污口,9.活动隔板,10.清水出水口,11.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主体外壳(1)由金属制成。一组平行的波形板(2)垂直排列,并用固定架(4)将其固定在分离室(A)的中部,底部留有一定空间作为沉淀物收集空间(7),其底部还设有一个排污阀(5)及排污口(6)。澄清室(B)上方装有一个排油污口(8),可适当调节水平高度;有一个活动隔板(9)安插在澄清室(B)内,上端高于水平面,底端留有空间,迫使水流从澄清室(B)的底部流过并溢流进清水室(C)内,清水出水口(10)设在清水室(C)底部。主体外壳(1)下面装有一金属支架(11)将分离室(A)撑起。
本实用新型中的波形板数量可根据分离室箱体尺寸的大小而定。
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并非企图具以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思;段鹏羽,未经苏思;段鹏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753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流量油气多次分离器
- 下一篇:热处理中频感应盐液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