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解分级槽基础在回填土中的稳定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200940.6 | 申请日: | 200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49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宋泽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27/38 | 分类号: | E02D27/3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4***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解 分级 基础 回填 中的 稳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础的施工结构,特别是一种用于氧化铝厂的分解分级槽基础在回填土中的稳定结构。
背景技术
氧化铝的分解分级工艺需要在长300米,宽40米,坡度为3%的地坪上建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解分级槽,一般最低一级的操作面与自然地面相平,最高一级的操作面高出自然地面达9米,现在分解分级槽的基础一般设计成桩式的,如图3,图4所示,作为主要支撑的混凝土桩9要从自然地面6以下的持力层1开始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以保持基础的稳定,自然地面以上部分要用回填土8填到与基础面平齐,最高一级分解分级槽需要填9米的回填土。当持力层1离自然地面6较浅,回填土8较深时,桩身大部分都在回填土区域内,回填土比较松散,又由于地坪有3%的坡度7和分解分级槽上部的载荷较大,桩身在回填土中侧向稳定性较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分解分级槽基础下面桩的间隙中要填大量的回填土,要花很长的工期,也会影响工程施工工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解分级槽基础在回填土中的稳定结构。以加强分解分级槽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缩短施工工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该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箱型独立基础,包括与地面持力层1接触的平面基础2,平面基础2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支承板3,在支承板3之间形成空腔4,支承板3的上方设有基础平台5。
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基础持力层较浅时,本实用新型基坑开挖量不大,箱型独立基础中间不用回填土,节约了一定的回填土量。箱型独立基础施工周期短,可以先施工此基础,再回填土,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工期。箱型独立基础稳定性好,避免结构的安全隐患,保证了结构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剖视图;
图中的标记为:1-持力层,2-平面基础,3-支承板,4-空腔,5-基础平台,6-自然地
面,7-坡度,8-回填土,9-混凝土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该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箱型独立基础,包括与地面持力层1接触的平面基础2,平面基础2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支承板3,在支承板3之间形成空腔4,支承板3的上方设有基础平台5。
具体施工时,可以先把自然地面6上的浮土挖去,当露出比较坚硬的持力层1时,在持力层1上浇筑评面基础2,在平面基础2上浇筑支承板3,最后浇筑用于安装分解分级槽的基础平台5,浇筑基础平台5时,支承板3之间应留有空腔4,当基础平台5完工后,再填回填土8并夯实,达规定的高度,并保证回填土8表面3%的坡度7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2009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