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除雾器的纤维收集介质条带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1977.9 | 申请日: | 200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1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S·A·齐博德;D·E·阿兹维尔;F·L·穆勒;J·S·梅茨;P·L·埃曼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MECS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24 | 分类号: | B01D46/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纤维 收集 介质 条带 | ||
1.一种用于从移动气流中移除悬浮微粒和/或润湿的可溶性固体的纤维床除雾器的纤维床组件,该纤维床组件包括:
纤维床支承件,该纤维床支承件具有限定上游空间和下游空间的壁,该壁在其自身内包括开口以允许所述气流从所述上游空间基本自由地穿过所述壁移动至所述下游空间;
纤维床,该纤维床由所述纤维床支承件支承并基本覆盖所述壁开口,使得所述气流穿过所述纤维床从所述上游空间移动至所述下游空间,所述纤维床包括复合纤维床收集介质条带,该条带包括:
外层,该外层包括构造成向所述复合纤维床收集介质条带提供结构完整性的纤维垫,
内层,该内层包括构造成向所述复合纤维床收集介质条带提供结
构完整性的纤维垫,以及
夹在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之间的中间层,该中间层为非针刺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内层和中间层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固定的相互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床收集介质条带的宽度小于所述纤维床支承件的壁的高度,所述复合纤维床收集介质条带以多个绕圈缠绕在所述纤维床支承件上,至少一些绕圈沿螺旋形路径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床收集介质条带的至少一些绕圈与所述绕圈的相邻绕圈交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床收集介质条带的相邻绕圈交迭成在相邻绕圈交迭的部位形成排出悬垂部,从而允许所述复合纤维床收集介质条带的绕圈的底缘从该绕圈排出液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纤维床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复合纤维床收集介质条带的相邻绕圈之间并大致在所述悬垂部下方伸出的排出材料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纤维床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成与所述排出层的从所述复合纤维床收集介质条带的相邻绕圈之间伸出的部分大致相对以接纳要从所述相邻绕圈之间的排出层排出的被捕集液体和可溶性固体的主排出材料层。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床收集介质条带的相邻绕圈的交迭足以防止气体在所述交迭的位置绕过所述纤维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纤维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床收集介质条带的交迭的相邻绕圈具有在大约2英寸(5cm)至大约6英寸(15cm)之间的交迭。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纤维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床收集介质条带的交迭的相邻绕圈具有在大约2英寸(5.1cm)至大约3英寸(8cm)之间的交迭。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在其上具有用于使所述复合纤维床收集介质条带的一个绕圈的复合纤维床收集介质条带纵向边缘与所述复合纤维床收集介质条带的前一个绕圈对准的标记。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床收集介质条带构成第一纤维床收集介质条带,所述纤维床还包括叠置在所述第一纤维床收集介质条带上的第二纤维床收集介质条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纤维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纤维床介质条带具有基本上相互对准的纵向边缘。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床收集介质条带的压缩厚度小于或等于大约0.6英寸(1.5cm)。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都包括平均直径为大约6微米或更大的纤维,所述中间层包括平均直径为大约5微米或更小的纤维。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纤维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的纤维的平均直径为大约4微米或更小。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纤维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内层和中间层的纤维由玻璃制成,并且所述内层和外层的纤维为针刺的。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床还包括排出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MECS公司,未经MECS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197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