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频识别应答器的安全性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2024.4 | 申请日: | 2006-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3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特雷弗·伯布里奇;安德列·亚索伯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海龙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识别 应答器 安全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来说涉及RFID(射频识别)技术,具体地说,描述了使用这种技术来操作安全系统和私密系统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具有高度潜力的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收集与物理世界有关的信息的方式的技术。RFID标签通常被用于进行多个物品的识别而无需视线或手动干涉。使用RFID,供应链中的货物集装箱(pallet)可以在无需对该集装箱卸载或拆包的情况下进行清点。由于允许无需排队的结帐和抑制了伪造,被嵌入在消费产品中的RFID可以向客户提供新的购物体验。在初始的售出点之后,RFID标签可以被消费者用来实现在其家中的服务,或者被用于产品退货、回收和二手销售。自动识别设备已经在图书馆和媒体租赁公司成功地提高了循环存货系统的效率。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多的物品被打上标签以及许多新的应用得以实现。RFID的部署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消费者通过在互联网上引用标签ID可以获得更好的产品信息。RFID有望允许无收据退货和减少售后偷窃。然而,虽然有这些期望的优点,但是RFID技术已经引起了关于隐私的担忧。关于对RFID系统、它们的部件和操作的介绍,读者可以参考Sama、Weis和Engels的论文,所述论文的公开内容在下文中被引用,并且通过该引用而并入。
RFID标签可以无需视线地被读取并且可以被不可见地嵌入到消费产品中这一事实使得难以控制消费者信息的私密性。对于普遍存在的应用来说,标签必须便宜(这损害了其针对安全性的能力)并且可以被同时高速读取(这使其难以要求复杂的通知和授权)。私密性风险导致了两个基本要求:防止信息泄漏以及防止追踪。此外,由其本质决定,标签不能停留在单个所有权领域中,所以它们必须是可转移的,但是需要保护标签经过其手的各个当前(和过去)的所有者的隐私。在多方必须读取同一标签而不转移所有权的RFID应用中,RFID系统理想地应该包括向第二方授权访问标签的能力。
如果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使用同一RFID标签,或者如果该ID是用保持不变的密钥进行加密的,则可以沿供应链追踪该产品。能够访问该标签的任何方都有能力在标签的生命周期内这样做,而无需考虑当前所有者的隐私。这种标签(例如在工业间谍或更糟的情况下)易遭未授权访问。
因此,期望增加使用RFID标签的安全等级。具体来说,标签不应该损害加标签物品的持有者的隐私。这意味着未授权方应该不能访问标签信息。其一个方面在于,不应该存在允许被先前授权(但现在未授权)的尤其在供应链的环境下相关的读取者追踪到的长期关联。
本发明描述了以提高的安全性和私密性操作基于RFID的系统的装置和方法。出于例示的目的,下面的讨论在消费品的供应链的环境下进行,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可以具有宽的应用范围,因此不受任何具体环境的限制。
以下是用于解决上述私密性和安全性问题的一些已知方法。
一种方法是使写在标签上的信息量最小化。按能够满足供应链实践但限制向不希望方公开信息的方式对产品信息进行编码。根据EPCglobal和ISO-18000标准的标签支持隐私保护命令,所述隐私保护命令包括用密码保护的“关掉(kill)”命令和一48位的读取密码,从而提供了访问控制能力。此处的思想在于,标签可以被检测和禁用,从而之后该标签和该加标签物品变为匿名的。例如在零售的情况下,标签可以在售出点被“关掉”。采用这种方案的一个问题是缺乏灵活性:在被“关掉”之前,任何人可以无区分地访问该标签;之后,没有人可以访问该标签。例如当售出后消费者想要对有缺陷的物品进行退货时,这将是不方便的。关掉命令方案假设标签ID对标签的读取范围内的任何方都是可开放访问的。在对标签发出关掉命令之前,在供应链中的实体之间或者对于其他方来说没有提供私密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国电讯有限公司,未经英国电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20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