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子照相的粉末调色剂的传输方法及其传输装置、以及粉末调色剂的填充方法及其填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2354.3 | 申请日: | 2006-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3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牧野邦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G03G15/08 | 分类号: | G03G15/08;B65B1/16;B65G5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冉;王景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子 照相 粉末 调色 传输 方法 及其 装置 以及 填充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子照相的粉末调色剂的传输方法及其传输装置、粉末调色剂填充方法及其填充装置,其中,粉末调色剂通过气体而流体化,以用于传输。
背景技术
传统上采用利用机械旋转的螺旋填充装置,以填充用于电子照相的粉末调色剂。
外部添加剂通常粘附到用于电子照相的调色剂表面上,以使流动性更高。传统的螺旋装置有许多情形使得粘附到调色剂表面上的外部添加剂掉落,从而造成质量问题。与传统调色剂相比,由于近来使用小颗粒直径的调色剂,以便获得高质量的图像,这种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关于调色剂材料,将包括硅石和钛的外部添加剂和抗静电添加剂粘附在调色剂颗粒的表面上,从而维持调色剂的流动性和静电特性。应用于调色剂上的强应力将添加剂剥落,这就在成像过程期间对静电特性造成不利影响。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JP-A)2002-249101披露了螺旋型式的粉末填充装置,其适用于具有几个项目的大规模生产。如上所述,这种粉末填充装置的问题在于该装置对调色剂加压,外部添加剂从调色剂颗粒的表面掉落。而且,该装置的尺寸较大,要求宽广的安装地点和200V的工业供电。
日本专利(JP-B)第3549053号提出一种粉末填充装置,其通过喷射气体使得粉末流体化。在这种提案中,将粉末传输到粉末容器并充满,同时,用于传输和排出粉末储藏室中的通过气体而流体化的粉末的传输喷嘴的尖端由粉末储藏室中的粉末包围。与螺旋型式的装置相比,这种填充装置对调色剂施加了较少的应力。然而,容器因装置的特性而必须加压并且密封,这是由于除非调色剂储藏室内部的压力为6kPa或者更高,否则力不能传递,这就导致大约5秒钟的时间滞后。另外,还存在一个问题是由于储藏室被密封,调色剂不能带上附加的电荷。而且,也存在调色剂的粉尘易于扩散的问题。
JP-A-H04-22667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JP-B)H06-14960)叙述了借助于风箱式泵(即,可折叠泵)进行的传输。借助于该专利文献的传输方法能够传输液体然而,在传输粉末调色剂时,粉末调色剂夹入风箱中;因此,其就不能被传输。尽管风箱或流路中的堰和阻气门通常不影响液体传输,但问题在于,由于粉末调色剂在风箱或流路中的堰和阻气门处积聚,粉末调色剂难以传输。
JP-A-2005-67651提出通过供应气体使得粉末调色剂流体化的传输方法。然而,本提案的粉末传输效率不高,不能在传输量上获得足够的精确性。
在JP-A-2002-302169中,借助于所谓的单螺杆泵来传输调色剂,但是,这不能解决外部应力施加到调色剂上的问题。
关于填充效率,在高填充精确性要求较长的填充时间和较短的填充时间降低了填充精确性上存在矛盾之处。特别地,在填充量低于显示的售出量时,低填充精确性不仅对顾客来说是缺陷,而且给出售少于标注量的产品的公司带来信用问题。另一方面,大于规定量的调色剂对顾客是有益的,但是,累积的超额可对公司的利润产生压力。
因此,总是要求高填充精确性以及短填充时间作为填充效率。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方法,JP-A-2005-67652提出一种通过脱气(即,从填充的调色剂中去除空气)来实现迅速填充的方法。然而,这种提案的问题在于,重量不能精确测量,这是因为在同时执行填充和脱气时,调色剂被抽吸在脱气机构周围。
而且,JP-A-2005-75372提出一种在短时间周期内以高密度将调色剂填充到有限容积的容器中的方法。在此,调色剂容器顶部具有漏斗,并将调色剂容器和漏斗连接。预定量的调色剂溢出连接的容器,在完成填充时将漏斗卸下。然而,利用这一提案的方法,其花费长时间来使得称量调色剂的天平稳定化,这是由于漏斗体积大而高。而且,还有一个问题是在完成填充卸下漏斗时,粘附到漏斗内部的调色剂流出,这就弄脏了调色剂容器和外围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23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