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镀树脂模塑制品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2498.9 | 申请日: | 2006-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7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田井利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赛璐高分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5D5/56 | 分类号: | C25D5/56;C08J7/06;C23C1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平元;赵仁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树脂 制品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具有强镀层粘合力的电镀树脂模塑制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汽车的重量,树脂模塑制品如ABS树脂和聚酰胺树脂已经用于汽车部件,而且,为了获得高级感和美感,在树脂模塑制品上电镀如铜或镍。
在树脂模塑制品如ABS树脂上进行电镀时,在脱脂步骤之后,使树脂模塑制品表面粗糙的蚀刻步骤对于提高粘合力通常是必要的。例如,当对ABS树脂模塑制品和聚丙烯模塑制品电镀时,在脱脂步骤之后使用铬酸浴(氧化铬(III)和硫酸的混合溶液),并要求在65-70℃进行蚀刻处理10-15分钟。从而,有毒的六价铬酸离子含在废水中。因此,将六价铬酸离子还原至三价离子之后的中和沉淀处理是必要的,其在废水处理中产生问题。
考虑到现场工作的安全性和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希望不使用铬浴进行蚀刻处理,但那样的话,将无法提高电镀层与由ABS树脂等制得的模塑制品之间的粘合力。
JP-A2003-82138和JP-A2003-166067公开的发明在不使用铬酸蚀刻的情况下制造具有高电镀强度的电镀树脂模塑制品方面比较突出。但是,它们的制作过程(电镀步骤)耗费大量工时。
JP-A5-239660和WO98/45505(专利号3208410)记载了在树脂模塑制品表面的电镀过程中使用直镀法。但是,根据JP-A5-239660的实验例1,采用浮石进行表面粗糙化预处理,从而很难制造具有优异外观的树脂模塑制品。由于WO98/45505(专利号3208410)采用铬酸蚀刻,则不能解决所述传统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不使用铬酸等进行蚀刻处理的电镀树脂模塑制品的制造方法,所述树脂模塑制品与镀层之间具有强粘合力,且具有优异的外观。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镀树脂模塑制品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不含重金属的酸或碱对热塑性树脂模塑制品进行接触处理;使用催化剂供给液对所述接触处理的热塑性树脂模塑制品进行处理;使用直镀法在热塑性树脂模塑制品的表面形成导电层;在导电层上实施电镀;不使用包含重金属的酸的蚀刻步骤。
本发明的详细说明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根据第一方面的制造电镀树脂模塑制品的方法,其中,直镀法包括使用含金属化合物、还原化合物和金属氢氧化物的选择液在热塑性树脂模塑制品的表面形成导电层步骤。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制造电镀树脂模塑制品的方法,其中,热塑性树脂模塑制品包括聚酰胺。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根据第一、第二或第三方面任一项的制造电镀树脂模塑制品的方法,其中,热塑性树脂模塑制品还包括在水中具有300g/100g或更低的溶解度(23℃)的物质。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与JP-A2003-82138和2003-166067公开的发明相比,使用直镀法可以减少工时,并且排除有毒还原剂如福尔马林。
对于各个步骤的描述如下所述。对于下述步骤,一个步骤可以分成两个或更多子步骤,两个或更多步骤也可以合并成为一个步骤。此外,需要时,如下所述可以增加电镀法的已知步骤。
首先,脱脂处理被用于热塑性树脂模塑制品,所述热塑性树脂模塑制品具有适于使用已知方法如注模法的形状。
使用包含碱如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或酸如硫酸或羧酸的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进行脱脂处理。脱脂处理之后,本发明无须经过使用铬酸等的蚀刻步骤作为提高镀层粘合力的表面粗糙化处理,也无需物理的表面粗糙化处理(例如,用浮石磨擦表面的处理,如JP-A5-239660公开的)即进入后续步骤。
下一步,通过不含重金属(如铬和锰的金属)的酸或碱对热塑性树脂模塑制品进行接触处理。作为先前步骤的脱脂处理可以被省略,所述接触处理可以作为第一处理步骤。
不含重金属的酸可以是盐酸、磷酸、硫酸、或有机酸如乙酸、柠檬酸或蚁酸。不含重金属的碱可以是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镁。
不含重金属的酸或碱的浓度依种类而不同。但是,对于盐酸,优选1.5-3.5规定浓度。优选1.8-3.5规定浓度,和更优选2-3。对于其它酸或碱,可以选择其浓度,以使在所述处理之后,热塑性树脂的表面(例如,这可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测定)与经盐酸处理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赛璐高分子株式会社,未经大赛璐高分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24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抖装置
- 下一篇:PPAR-α调节剂的制剂及给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