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放置在一起的多个无线设备间的干扰最小化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2660.7 | 申请日: | 2006-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0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史蒂芬·德鲁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NXP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2 | 分类号: | H04Q7/3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进桂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置 在一起 无线 设备 干扰 最小化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使包含于设备中的多个无线系统间的干扰最小化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的便携式消费电子设备包括无线通信技术而不是有线通信系统。随着无线通信系统取代有线通信系统的趋势的发展,许多设备在相同物理实现(外壳)中包括多于一个的无线通信子系统,而这些通信子系统可能需要在相同的时刻有效且可操作。这引起了这些通信子系统间的相互干扰的问题。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移动电话,其中例如蓝牙技术用于把无线头戴式耳机与电话相连,同时进行实际的蜂窝通信。类似地,便携式计算机或PDA(个人数字助理)可以包括蓝牙和无线LAN技术,例如IEEE 802.11,而这些技术需要在相同的时刻有效。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两个系统在相同的频带中操作,干扰尤其强烈。
这种干扰的原因是公知的。例如,在一种情况下,有效的本地发射机中的信号可以被其它本地接收机所接收。在第二种情况下,干扰可能在公共电源线、电路轨迹或基板电流之间的耦合中发生。如果多于一个的发射机同时有效,则干扰还可能由中间调制结果而引起。
因此,产业中需要这样的一种方法和装置,即能够对设备内的多个无线通信标准的活动进行协调,以最小化干扰和带宽损失。
发明内容
公开了一种方法和装置,用于对多个放置在一起的传输设备中的多个传输请求进行管理的,其中每一个传输请求与无线传输协议相关联。所述方法包括步骤:确定与每一个传输请求相关的成本,其中该成本与准予请求的成本和拒绝请求的成本相关;准予与最小成本相关的请求,并拒绝所有其它的请求。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确定最小成本是否为可接受的,当最小成本是不可接受时,拒绝与最小成本相关的请求。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传统的具有多个无线子系统的装置的框图;
图2示出了传统的无线通信子系统的框图;
图3示出了用于传统无线通信处理的传统状态机;
图4a-4d示出了传统的无线通信子系统协议;
图5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原理的多个无线通信子系统的框图;
图5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原理的典型处理序列;
图6a-6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原理用于确定传输准予的典型处理;以及
图7示出了用于执行这里所示处理的典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可以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概念,而不意在限制本发明。这里,附图中所示且在所附详细描述中所述的实施例用作示意性实施例,不应被解释为用于实践本发明的仅有方式。此外,相同的参考数字(适当之处可能还补充有参考字符)用于标示类似的元件。
图1示出了传统的多个无线子系统100的框图。在这个典型框图中,装置110包括用户接口113、应用软件117和无线电收发机系统120、130以及接收系统140,其中无线电收发机系统120、130分别被称为系统A和系统B,而接收系统140被称作C。收发机系统120和130每一个都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并接收与相应的收发机系统125、135有关的信息项。类似地,接收机140接收由发送系统145所发送的信息项。例如120、125的无线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可以使用与蓝牙、蜂窝、LAN或类似的协议相关的传统无线协议。
图2示出了传统无线通信子系统200的框图,例如图1中的收发机A120。在这个典型框图中,host?接口210提供了应用软件(图1)与协议处理220之间的通信接口。在这种示意性的情况下,协议处理220对从接口210接收到的信息项进行变换和封装,使其具有与指定协议相一致的格式。类似地,通过无线通信媒体所接收到的信息项被重新封装为适于应用软件(图1)来解释的格式。
还示出了无线电发射机230和无线电接收机240,用于向无线网络发送信息和从无线网络接收信息。在多数传统系统中,发射机230和接收机240被封装到单一的封装内,而且通常被称作收发机,例如收发机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XP股份有限公司,未经NXP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26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