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碱性显影型感光性着色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02661.1 | 申请日: | 2006-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7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三浦洋之;北泽一茂;山田英幸;都筑政秀;知场亮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株式会社艾迪科 |
主分类号: | G03F7/027 | 分类号: | G03F7/027;G03F7/033;G03F7/038;G02B5/20;G03F7/0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碱性 显影 感光性 着色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彩色液晶显示装置、摄像传感器等中使用的滤色器的制造中使用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着色组合物。
背景技术
含有具有烯属不饱和键的碱可溶性的粘合剂树脂、光聚合引发剂、颜料或染料等色材、以及溶剂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广泛用于制造作为彩色液晶显示装置、摄像传感器等的主要部件的滤色器中。
使用了碱性显影型感光性着色组合物的滤色器的制造方法一般如下所述。将含有黑色色材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着色组合物涂布到基板上,通过具有规定图案的光掩模曝光、显影,除去未曝光的区域,形成滤色器的黑底。通常,为了在显影后增加机械强度而实施加热处理。形成黑底后,使用含有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各种色材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着色组合物来代替含有黑色色材的上述碱性显影型感光性着色组合物来形成各像素部,从而得到目标滤色器。
作为形成上述各像素部的方法,可以列举出颜料分散法、染色法、电沉积法、喷墨(ink-jet)法等各种方法,特别是,作为简单的方法最近提出了喷墨法。
作为使用了喷墨法制造滤色器基板的方法,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含有含氟化合物的黑底的滤色器;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含有含氟共聚物和含氟有机化合物的滤色器用树脂组合物。
专利文献1:专利3470352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专利3644243号说明书
然而,使用了上述含有含氟化合物、含氟共聚物以及含氟有机化合物的碱性显影性树脂组合物的碱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在使用喷墨法形成像素图案时,具有防油墨性差、着色剂扩散到着色目标区域以外、或者产生显示不均等涂布性差的问题。另外,还具有碱性显影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所要解决的问题点是到目前为止未得到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着色组合物,其防油墨性和碱性显影性优异,在保持感度、析像度、透明性、密合性、耐碱性等特性的状态下,可以有效地得到合适的图案形状或微细的图案。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解决上述课题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着色组合物。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碱性显影型感光性着色组合物来实现上述目的,该碱性显影型感光性着色组合物至少含有粘合剂树脂、含氟共聚物、光聚合引发剂、色材以及溶剂,其特征在于:使用环氧加成物(C)与多元酸酐(D)反应得到的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作为前述粘合剂树脂,所述环氧加成物(C)是通过使不饱和一元酸(B)与多官能环氧树脂(A)加成而得到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优选的实施方案对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着色组合物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碱性显影型感光性着色组合物至少含有粘合剂树脂、含氟共聚物、光聚合引发剂、色材和溶剂。
作为本发明的碱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粘合剂树脂,可以使用使不饱和一元酸(B)与多官能环氧树脂(A)加成而得到的环氧加成物(C)与多元酸酐(D)反应得到的光聚合性不饱和化合物。
作为上述含氟共聚物所优选的物质中的一种,可以列举出通过将在A嵌段和/或B嵌段中具有羟基的嵌段共聚物(G)的羟基的一部分或全部用多元酸酐(D’)改性而得到的含氟共聚物,其中,A嵌段是由1种以上的氟系单体(E)得到的含氟嵌段,B嵌段是由1种以上的非氟系单体(F)得到的非氟嵌段。
作为上述氟系单体(E)的优选的物质中的一种,可以列举出下述通式(I)或通式(II)所示的氟系单体。
[化1]
(式中,Rf1和Rf2表示碳原子数为1~30的可以具有羟基的全氟烷基。)
[化2]
(式中,R’表示氢原子或甲基,Z1表示选自直接键合、-R”-NR-SO2-、-R” -NR-CO-、-CH2-CH(OH)-CH2-或-CH2-CH(OH)CH2-O-中的基团,R”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亚烷基,Rf3和上述通式(I)中的Rf2相同。R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30的可以具有羟基的烷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凸版印刷株式会社;株式会社艾迪科,未经凸版印刷株式会社;株式会社艾迪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26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