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03544.7 | 申请日: | 200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1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勘崎芳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NO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J15/32 | 分类号: | F16J15/32;F16D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其通过在由油压控制而于汽缸内作往复运动的活塞元件上设置密封元件,以确保密封性能。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用的AT和CVT等自动变速器最近出现多段化趋势,FF式(前轮驱动方式)中在轴方向有空间制约,特别是在大容量的AT中,BPS(Bonded Piston Seal)有大尺寸化的趋势。现有技术中,为了使密封部分硫化粘结于活塞元件,BPS大尺寸化时硫化粘结用的模具也要大尺寸化,所以有制造成本增大的问题。
作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下述的专利文件1中提出,从活塞元件中只分离出密封部分,并将密封部分硫化粘结于型芯所得到的密封元件嵌合在活塞元件上。
但是,如图9所示,为了将密封元件101安装在活塞元件102上,而将粘结有密封部分103的型芯104嵌合于活塞元件102,由于型芯104的厚度t0和凸缘部分104a及圆筒部分104b的厚度相同,将型芯104嵌合到活塞元件102上时的嵌合安装力很大,且嵌合安装力本身偏差也大,因此存在型芯104变形的问题。
另外,为控制嵌合安装力的偏差,必须对活塞元件和型芯严格管理嵌合尺寸的公差,因此必须追加车削等加工工序并且加工精度也要提高,会产生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另外,嵌合安装力大时,将型芯嵌合在活塞元件的附属设备的输出功率也要增大,也有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
专利文件1:特开2003-139249公报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几点,本发明目的是提供密封装置,即使在将密封元件以嵌合的方式安装于活塞元件的情况下,可以将嵌合安装力控制在较小程度,密封元件的型芯不会变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密封装置特征在于,活塞元件在有底圆筒形的汽缸内沿轴方向作往复运动;密封元件具有型芯和密封部分;在将前述密封元件嵌合于前述活塞元件的密封装置中,将与前述活塞元件嵌合的前述型芯的圆筒部分薄壁化,使其具有弹簧特性。
另外,本发明的密封装置特征在于,在前述型芯的圆筒部分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地设置狭缝,或者前述型芯的圆筒部分由爪构成。
另外,本发明的密封装置特征在于,在前述型芯的圆筒部分上设置凸起部分,同时配合该凸起部分,在前述活塞元件上设置凹陷部分。
本发明有如下效果。
即,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密封装置,型芯的圆筒部分由于薄壁化而具有弹簧特性,可以实现预期效果,减小为了将密封元件安装在活塞元件而嵌合型芯时的嵌合安装力(组装负荷),因此可以防止型芯的变形。
另外,本发明密封装置,在型芯的圆筒部分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地设置狭缝,或者前述型芯的圆筒部分由爪构成,因此可以进一步实现预期效果,减小为了将密封元件安装在活塞元件而嵌合型芯时的嵌合安装力。
另外,由于减小嵌合安装力而导致脱离防止力的减小,有密封元件从活塞元件中脱离的可能性。本发明密封装置,在圆筒部分上设置凸起部分,同时配合该凸起部分,在活塞元件上设置凹陷部分,可以切实防止脱离,并可以大幅提高脱离的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密封装置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2是图1的密封元件在第一实施例的正面图。
图3是图1的密封元件在第二实施例的正面图。
图4是图1的密封元件在第三实施例的正面图。
图5是表示与图1不同的第二实施例的嵌合状态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6是与图4不同的第三实施例的凹陷部分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与图1不同的第四实施例的嵌合状态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与图1不同的第五实施例的嵌合状态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9是现有例的密封装置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密封装置 2汽缸
3活塞元件 31、41凸缘部分
32、42圆筒部分 33凹陷部分
4型芯 40孔
43角部 44狭缝
45爪 46凸起部分
47、47A、47B嵌合部位 5密封部分
51、52密封唇 6密封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示,举例说明本发明适合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限定于特定的记述,也并非限定于记载在这些实施方式中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OK株式会社,未经NO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35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