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04078.4 | 申请日: | 200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5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茂木完治;秋山龙司;田中利夫;香川谦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3C3/40 | 分类号: | B03C3/40;B03C3/155;B03C3/41;B03C3/70;A61L9/00;A61L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在被处理空气流动的空气中进行放电的放电部的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迄今为止,对住所和店铺等室内空间的空气进行净化的空气净化装置已为众所周知。
[0003]在例如图9所示的空气净化装置(80)中,外壳(81)内形成有被处理空气所流经的空气通路(82)。在该空气通路(82)中,按照从空气流动的上游到下游的顺序依次配置有预滤器(83)、离子化部(84)、静电过滤器(85)、流光放电部(86)以及催化剂过滤器(87)。
[0004]上述预滤器(83),对被导入外壳(81)内的空气中的较大尘埃进行捕集。上述离子化部(84)是由电集尘用的放电电极(84a)及相对电极(84b)构成的。上述放电电极(84a)是由多个线状电极构成的,以跨越框体的上下端的方式架设而成。另一方面,在该放电电极(84a)的周围设置有上游侧开放的剖面呈日语片假名“コ”字型的电极部件。
并且,电极部件的左右侧壁构成相对电极(84b)。在离子化部(84)中,在两个电极(84a、84b)之间进行电晕放电,使得被处理空气中的尘埃带电。已在离子化部(84)中带电的尘埃被静电过滤器(85)电捕集。
[0005]上述流光放电部(86)是由流光放电用的放电电极(86a)及相对电极(86b)构成的。放电电极(86a)是由形成在被框体的上下端所支撑的板状部件上的针状乃至突起状的多个电极构成的。另一方面,上述相对电极(86b)是由与放电电极(86a)对峙地位于支撑部件侧面上的多个板状电极构成的。在流光放电部(86)中,在两个电极(86a、86b)间进行流光放电,生成所谓的活性种(自由基(radical)、高速电子、激励分子等)。该活性种在上述催化剂过滤器(87)中进一步活化,分解被处理空气中的有害成份和臭气成份(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4-329639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6]近年来,如上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特别是作为住所和店铺等民用空气净化装置被大范围普及。此外所期望的是尽可能将这种民用空气净化装置小型化。特别是,可以说空气净化装置的薄型化在有效地利用居住空间等方面是一种很有成效的改善手段。另一方面,对于包括上述放电部(离子化部和流光放电部)的空气净化装置而言,一旦要实现装置的薄型化,则将出现放电电极和其他的构成部件之间的距离变小的情况。
[0007]当使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空气净化装置(80)实现薄型化时,将有上述离子化部(84)的放电电极(84a)和静电过滤器(85)之间的距离变小的情况出现。此时,除了从放电电极(84a)向相对电极(84b)进行的放电以外,还能引起从放电电极(84a)向静电过滤器(85)的放电。其结果是有可能导致从放电电极(84a)向静电过滤器(85)产生火花(spark)。还有,在离子化部(84)中没有进行预期的电晕放电,因而也有可能出现被处理空气的集尘性能下降的问题。
[0008]同样地当使空气净化装置(80)实现薄型化时,也有上述流光放电部(86)的放电电极(86a)和其他的构成部件等之间的距离变小的情况出现。此时,由于从放电电极(86a)向其他构成部件的放电而没有进行预期的流光放电,因而有可能出现被处理空气中的有害成份和臭气成份的分解效率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研制开发的,其目的在于:在包括了在空气中进行放电的放电部的空气净化装置中,维持放电部的放电性能的同时,实现空气净化装置的薄型化。
(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0]第一发明以包括被处理空气所流经的空气通路(15)、和在流经该空气通路(15)的空气中进行放电的放电部(30、40)的空气净化装置来作为前提。并且,该空气净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放电部(30、40)、和与该放电部(30、40)邻接的构成部件(16、17、33)之间配置有绝缘部件(60)。在此,上述“放电部”为了对被处理空气进行净化而在电极之间进行放电,包括电晕放电、流光放电、辉光放电等。还有,上述“构成部件”是配置在空气通路(15)中的放电部(30、40)以外的部件,特别是指与放电部(30、40)邻接配置的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40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糖和二糖衍生物
- 下一篇:缝纫机的驱动隔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