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二硫代氨基甲酸锑的润滑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80004571.6 申请日: 2006-02-10
公开(公告)号: CN101321852A 公开(公告)日: 2008-12-10
发明(设计)人: 罗纳德·J·赫泽;加斯顿·A·艾吉兰;史蒂文·G·唐纳利;弗朗西斯·S·程;罗纳德·J·泰珀 申请(专利权)人: R.T.范德比尔特公司
主分类号: C10M135/18 分类号: C10M135/18;C10N30/06
代理公司: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王达佐;韩克飞
地址: 美国康***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含有 二硫代 氨基 甲酸 润滑脂
【说明书】:

发明背景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润滑脂添加剂的组合物,其含有二硫代氨基甲酸 锑以及二硫代氨基甲酸铵或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以便提供耐特压(EP) 保护,同时降低锑含量。添加含有至少一个羧酸官能团的化合物可以 起到避免或减少使用二硫代氨基甲酸锑,以及二硫代氨基甲酸锑和二 硫代氨基甲酸铵所导致的铜腐蚀作用。

现有技术描述

二硫代氨基甲酸锑作为耐特压(EP)剂的实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 公知的,并且其特别用作润滑脂中的EP添加剂。美国专利第3,139,405 号和美国专利第5,246,604号是公开二硫代氨基甲酸锑用途的具有代 表性的专利,本文将其引入作为参考。然而,环境和健康问题限制了 润滑剂和润滑脂中的锑水平。

因此,亟需增强皂基润滑脂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锑的EP性能的组 合物,其允许降低保持理想的性能所需的有效锑含量。

特别地,通过制备含有二硫代氨基甲酸铵和/或二硫代氨基甲酸锌 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锑组合物来改善所述EP性能。当将其用于皂基润 滑脂中时,上述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铵和二硫代氨基甲酸锑组合物对诸 如铜等有色金属具有腐蚀性。本发明教导,对于这些润滑脂组合物, 含有羧酸官能团的化合物是有效的铜腐蚀抑制剂。

发明概述

已知二硫代氨基甲酸锑在诸如润滑脂等润滑油组合物中提供耐特 压(EP)保护。然而,人们期望减少用于这些组合物中锑含量的同时, 仍保持可接受的EP性能。通过使用少量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mDTC) 或二硫代氨基甲酸锌(ZnDTC)以及二硫代氨基甲酸锑(SbDTC),发现较 低含量的SbDTC可用于润滑组合物中。为了抵消SbDTC和二硫代氨 基甲酸铵组合物的腐蚀作用,现已发现含有羧酸基团的化合物可有效 避免铜腐蚀。因此,本发明涉及添加剂组合物,其含有二硫代氨基甲 酸铵和二硫代氨基甲酸锑,以及任选地含有羧酸基团(carboxylic-acid  containing group)的化合物;本发明涉及含有二硫代氨基甲酸锑和二硫 代氨基甲酸锌组合的添加剂组合物;本发明涉及润滑油组合物,优选 润滑脂,其含有高达10%质量比的这些添加剂组合物;以及本发明涉 及提高二硫代氨基甲酸锑的EP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所述添加 剂组合物并入到润滑油组合物中。

一方面,本申请涉及润滑组合物,其含有:

润滑脂和0.1至10质量百分比的添加剂组合物,所述添加剂组合 物含有:

(a)二硫代氨基甲酸锑,以及

(b)二硫代氨基甲酸铵,

其中所述润滑组合物中所述锑含量为0.07至0.45质量百分比,并 且(a)和(b)中总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分子与锑分子的摩尔比(总DTC∶Sb) 为3.06至3.50比1。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润滑组合物中的锑含量为0.20至0.30 质量百分比,并且所述总DTC与Sb之比为3.07至3.11比1。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润滑组合物还含有(c)含有羧酸官能团的 化合物。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润滑组合物中的(c)占总润滑组合物的 0.01至1质量百分比。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润滑组合物中的(a)二硫代氨基甲酸锑是 二戊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以及(b)二硫代氨基甲酸铵是二戊基二硫代 氨基甲酸二戊铵。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润滑组合物中的(c)是烷基琥珀酸半酯衍 生物。

另一方面,本申请涉及用于润滑脂的添加剂组合物,其含有:

(a)二戊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

(b)二戊基二硫代氨基甲酸二戊铵,以及

(c)含有羧酸官能团的耐腐蚀化合物,

其中(a)和(b)中总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分子与锑分子的摩尔比(总 DTC∶Sb)为3.06至3.50比1,所述耐腐蚀化合物占添加剂的1至30质 量百分比。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中的总DTC与Sb之比为3.07至 3.11比1。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中(c)是烷基琥珀酸半酯衍生物。

再一方面,本申请涉及提高润滑脂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锑的耐特压 性能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形成添加剂组合物,所述添加剂组合物含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R.T.范德比尔特公司,未经R.T.范德比尔特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45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