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至少两个手持装置能够加入网络服务的通信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04854.0 | 申请日: | 2006-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2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劳伦特·巴尼耶;安东尼厄·玛丽亚·范卡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NXP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Q7/38;H04M3/5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进桂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至少 两个 手持 装置 能够 加入 网络服务 通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两个手持装置的通信系统,一个手持装置与网络设备连接,另一手持装置想要加入网络服务。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在这种通信系统中的手持装置。
本发明最后涉及一种在手持装置之间的通信方法,一个手持装置与网络服务连接,另一手持装置想要加入网络服务。
例如,本发明可以在移动电话或个人数字助理PDA、或能够与网络服务连接的任何其它装置的领域中找到它的应用。
背景技术
移动网络运营商向用户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网络服务。尽管通常这些服务都是独立的,但是在多个用户之间引入服务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例如,这种服务是在多方之间建立会议呼叫的能力。
尽管这些网络服务对于用户是有用的,但是由于建立这种服务的复杂性而使它们的使用受到限制,这需要通过很长的菜单和/或按下按键的组合。
更加具体地,假设第一移动电话的用户处于与远程用户预先建立的呼叫中,以及第二移动电话的用户紧邻第一移动电话的用户。在这种情况下,在三个用户之间的会议呼叫的建立需要多个步骤,这会随所使用的网络而不同。
传统的解决方案需要至少第一移动电话:
-中止预先建立的呼叫,
-获得第二移动电话的电话号码,
-拨打第二移动电话(假设他的移动电话和移动网络运营商支持该特征),
-等待,直至建立第一和第二移动电话之间的第二呼叫,
-通过移动网络运营商所提供的机制将两个呼叫链接。
由于需要用户的主要参与,所以从用户角度来看,上述解决方案并不令人满意并且特别复杂。根据会议呼叫的示例,建立第二呼叫对于目前的大多数移动电话来说已经是个挑战,并且除了该复杂性之外,用户必须知道如何激活移动网络运营商的会议呼叫服务。事实上,尽管移动电话用户熟悉移动电话所提供的基本功能(例如,拨号、应答),但是他们并不熟悉诸如呼叫转移或会议之类的高级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使靠近另一手持装置(所述另一手持装置与网络服务连接)的手持装置能够以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对于用户来说更加便捷的方式加入网络服务。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手持装置,包括第一近距离通信设备和第一射频发射/接收设备,所述第一手持装置通过与通信网络的第一连接与网络服务连接,
-第二手持装置,包括第二近距离通信设备和第二射频发射/接收设备,所述第一和第二近距离通信设备适于在彼此相邻地被持有时交换标识信息,以发起第二手持装置和通信网络之间的第二连接,从而第二手持装置能够加入网络服务。
结果,当使近距离通信设备彼此相邻地被持有时,发起第一和第二手持装置之间的通信,而无需手持装置用户的任何其它参与,这是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对于用户来说便捷得多的解决方案。
有益地,第一和第二近距离通信设备是NFC类型的。
本发明还扩展到包括在这种通信系统中的手持装置。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将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变得显而易见,以及将参照这些实施例来解释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将通过示例来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实施例,
-图2示出了根据NTIP规范的交换的信息结构,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另一实施例,
-图4示出了NFC相关软件和网络服务连接软件的实施方式,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立与网络服务的连接的方法,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建立与网络服务的连接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描述了一般情况下的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
这种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手持装置100和130,例如移动电话。两个手持装置能够通过与通信网络120的第一和第二连接125和128而与网络服务连接。
第一手持装置100包括第一近距离通信设备、第一传统射频发射设备和第一网络服务连接软件。
通信系统还包括主手持装置的邻近位置的第二手持装置130(例如移动电话)。所述第二手持装置包括第二近距离通信设备、第二射频发射设备和第二网络服务连接软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XP股份有限公司,未经NXP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48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持式海洋环境监测装置
- 下一篇:鞭炮安全电子点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