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压空气冷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05178.9 | 申请日: | 2006-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0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M·哈格贝里;H·彼得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堪尼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洪贵 |
地址: | 瑞典南***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 空气冷却器 | ||
1.一种增压空气冷却器,该增压空气冷却器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用于在入口孔(20a)和出口孔(20b)之间引导压缩空气的内部流管(16)的管状元件(5),以及借此,使比压缩空气温度低的介质流动接触管状元件(5)的外表面(14),使管状元件(5)中的压缩空气通过流管(16)时被冷却,以及接近于入口孔(20a)或者出口孔(20b)安置的可移动控制元件(11a,11b),其特征在于,增压空气冷却器包括控制装置(21),当可移动控制元件(11a,11b)被放置在不同位置时,控制装置(21)适于提供通过流管(16)的可变流量的压缩空气,借此,控制元件(11a,11b)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形式为至少一个贯穿主体本身的孔(21)的控制装置,孔(21)适于在接近于管状元件(5)的入口孔(20a)或者出口孔(20b)的位置,以至于孔(21)和入口孔(20a)或者出口孔(20b)一起形成压缩空气的通道(22a,b),该通道(22a,22b)具有与控制元件(11a,11b)位置相关的流量限制横截面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控制元件(11a,11b)能够被无级地设置在将最大流量的压缩空气引导通过流管(16)的第一极限位置和将最小流量的压缩空气引导通过流管的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的不同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压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增压空气冷却器包括容器(2,4),容器(2,4)适于在压缩空气在管状元件(5)中被冷却之前或者之后接收压缩空气,由此,控制元件(11a,11b)被安置在所述容器(2,4)内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压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控制元件(11a,11b)是平台状,且安置成沿直线方向双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压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增压空气冷却器包括适于移动控制元件(11a,11b)到预期位置的致动器(12a,12b)。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压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增压空气冷却器包括适于控制致动器(12a,12b)致动以使其移动控制元件(11a,11b)到预期位置的控制单元(10)。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压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增压空气冷却器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管状元件(5),每个管状元件(5)适于在入口孔(20a)和出口孔(20b)之间引导压缩空气。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控制元件(11a,11b)包括设置有多个贯穿本身的孔(21)的主体,孔适于被布置在接近管状元件(5)入口孔(20a)或者出口孔(20b)的位置,使得在每个管状元件(5)中形成至少一个具有流量限制的横截面面积的通道(22a,22b)。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压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增压空气冷却器包括与管状元件(5)平行延伸的旁通管路(8)和能够被设置成允许可变流量的压缩空气能够通过旁通管路(8)被引导通过管状元件(5)的阀装置(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堪尼亚有限公司,未经斯堪尼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517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