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多模移动终端中切换后释放链路连接的方法以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5208.6 | 申请日: | 2006-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0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金龙浩;郭龙源;李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Q7/20 | 分类号: | H04Q7/2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夏凯;钟强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切换 释放 连接 方法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模移动终端,并且更特别地,涉及在配置为多模的(例如,IEEE802.16与IEEE802.11之间的接口,IEEE802.16与3GPP/3GPP2之间的接口或IEEE802.11与3GPP/3GPP2之间的接口)移动终端中执行到异构网络的切换之前,释放对于先前访问过的媒体访问控制层的链路的网络连接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地,正在进行成为异构网络间媒体独立切换的国际标准的IEEE802.21的目标是为了通过提供异构网络之间的无缝切换和业务连续性来增强移动终端设备用户的便利。MIH功能、事件触发、命令业务和信息业务(IS)被定义为基本需要。
移动用户台是支持至少两种接口类型的多模节点。并且,接口能够以多种方式实现。例如,有线类型接口例如是基于802.3的以太网,基于IEEE802.XX的无线接口类型例如是IEEE802.11、IEEE802.15、IEEE802.16等,以及由诸如3GPP和3GPP2的蜂窝标准化组织所定义的接口类型等也是可行的。
图1是多模移动用户台的协议架构图。参考图1,多模移动用户台每个模式都具有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层。并且MIH层位于IP层下面。
媒体独立切换(MIH)应该被定义在IEEE802系列接口之间或802系列接口之间,例如上述由诸如3GPP和3GPP2的蜂窝标准化组织定义的非802系列接口。并且,上层移动性支持协议例如移动IP和SIP(会话初始协议)应当被支持用于无缝切换业务。
MIH功能位于IP层下面并且使用触发事件和来自第二层(层2)的输入值实施切换处理进程,其中来自第二层的输入值例如是其它网络的信息等。MIH功能能够包括基于能够影响切换进程的用户策略和配置的输入值,并且通用接口定义在MIH功能和例如移动IP和SIP的第三层实体(层3)之间。这些接口提供关于第一层(层1)(物理层)、第二层(层2)(MAC层)和移动性管理的信息,并且MIH在所述事件和信息业务的协助下获得关于较低层和网络的信息。
因此,MIH功能应当被放置在较高层以监控和控制移动用户台内的其它链路的状态。图2是包括MIH功能的终端和网络的功能实体和传输协议图,其中虚线表示原语、事件触发等等。
对于快速切换,网络层需要使用来自链路层的信息以尽快重建连接。链路层事件帮助估计用户的移动并可以帮助移动用户台和网络提前准备切换。
用于切换的触发可以从物理层(PHY)和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开始。此触发的起点可以是本地栈或远程栈。图3是触发模型的图。
事件触发提供当前信号的状态、另一个网络的状态改变和所估计的改变,还提供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层之间的改变和特定网络的属性改变。
事件类型能够分为PHY层事件、MAC层事件、管理事件、L3事件、应用事件等等。
下面解释基本触发事件。
首先,“链路建立(Link_Up)”发生在特定链路接口上建立层2连接的情况下,以及发生在L3分组能够从较高层传送的情况下。此时,确定所有配置该链路的L2配置都已经完成。并且,事件的起点为“本地MAC”和“远程MAC”。表1中显示了“链路建立”的参数。
【表1】
“链路断开(Link Down)”发生在特定接口上L2连接被释放的情况下和不再能够传送L3分组的情况下。并且,事件起点是“本地MAC”。表2中显示了“链路断开”的参数。
【表2】
“链路即将断开(Link_Going_Down)”发生在L2连接被估计将要在特定时间内断开的情况下。并且,“链路即将断开”可以是用于初始化切换进程的信号。事件起点是“本地MAC”和“远程MAC”。并且,表3中显示了“链路即将断开”的参数。
【表3】
“链路即将建立(Link_Going_Up)”发生在L2连接被估计将要在特定时间内“链路建立(link up)”的情况下。并且,“链路即将建立”在花费长时间用于初始化网络的情况下使用。事件起点是“本地MAC”和“远程MAC”。并且,在表4中显示“链路即将建立”的参数。
【表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52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