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聚合有机相的增亮膜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5260.1 | 申请日: | 2006-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0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克林顿·L·琼斯;布兰特·U·科尔布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04 | 分类号: | G02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业平;张天舒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玻璃化 转变 温度 聚合 有机 增亮膜 | ||
背景技术
某些微复制型的光学产品(例如,如美国专利No.5,175,030和5,183,597所描述的)通常被称为“增亮膜”。许多电子产品利用增亮膜来提高背光平板显示器的亮度,其中背光平板显示器例如为液晶显示器(LCD),包括在电致发光板、膝上型计算机显示器、文字处理器、台式监视器、电视机、摄像机以及汽车和航空显示器中所用的那些。
增亮膜有利地表现出特定的光学性能和物理性能,这些性能包括与所产生的亮度增益(即“增益”)具有相关性的增亮膜折射指数。所提高的亮度可以使电子产品更有效地工作,这通过在显示器照明中使用更低的功率、从而减少耗电、并使电子产品的部件产生较低的热负荷并且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的方式来实现。
例如,如美国专利No.5,908,874、5,932,626、6,107,364、6,280,063、6,355,754以及专利文献EP 1 014113和WO 03/076528所述,已经由折射指数高的经固化或聚合的单体制成了增亮膜。
虽然适合用于制造增亮膜的多种可聚合组合物是已知的,但是本行业还是会受益于可供选择的其它组合物。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描述一种微结构化制品(例如,增亮膜和转向膜),该制品包含(例如,增亮型)聚合结构,该聚合结构包含有机相的反应产物和至少10重量%的无机纳米颗粒,其中所述有机相包含至少一种具有至少两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的低聚物或者单体、以及至少一种单官能的(甲基)丙烯酰基单体,其中所述有机相经过固化后具有低于35℃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在其它的实施方案中描述一种照亮装置,该照亮装置包含具有发光表面的照明器件、以及与所述发光表面基本平行放置的所述微结构化制品(例如,增亮膜和/或转向膜)。
附图简要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案所做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完全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是位于背光液晶显示器中的、示意性的本发明微结构化制品的示意图;
图2为具有微结构化表面的示意性聚合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具有不同高度的棱柱元件的、示意性微结构化制品的剖视图;
图4为具有不同高度的棱柱元件的、示意性微结构化制品的剖视图;
图5为示意性微结构化制品的剖视图;
图6为示意性微结构化制品的剖视图,其中多个棱柱元件具有不同的高度并且它们的底部在不同的平面上;
图7为示意性微结构化制品的剖视图;
图8为示意性微结构化制品的剖视图;
图9为示意性微结构化制品的剖视图;
图10为具有转向膜的照亮装置的示意图;
图11为转向膜的剖视图;
图12为另一转向膜的剖视图。
虽然本发明可具有各种变化形式和替代形式,但是本发明的细节已经以举例的方式显示在附图中,并且将对其加以详细描述。然而,应该理解其目的并不是将本发明限定于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案。相反,其目的在于涵盖落入本发明的精神实质和范围内的所有的变化形式、等同形式和可供选择的形式。
发明详述
增亮膜主要提高照明器件的轴向亮度(在本文中称为“亮度”)。增亮膜可以是微结构化的透光性薄膜。该微结构化形貌可以是位于薄膜表面上的多个棱柱,从而使得该薄膜可通过光反射和折射来改变光的方向。当微结构化光学膜应用于(例如)膝上型计算机、计时装置等的光学显示器中时,该微结构化光学膜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提高光学显示器的亮度:将从显示器中逃逸出的光限制在一对平面内,该对平面被设置成与通过光学显示器的法线轴成所需的角度。结果,从显示器射出的超出容许范围的那些光被反射回到显示器中,其中所述反射光中的一部分光可以“再循环”并且以一定的角度返回到微结构化膜中,使得该角度的光可以从显示器中逃逸出来。这种再循环是有用的,因为它可以降低为显示器提供期望的亮度水平所需的功耗。
逆向反射膜通常能够反射大量的入射角相对较大的入射光,而与该膜片绕垂直于其主表面的轴的旋转定向无关。立方角逆向反射膜可包含主体部分和结构化表面,其中该主体部分通常具有基本平坦的底表面,并且该结构化表面含有多个与该底表面相背的立方角元件。每个立方角元件可具有三个彼此基本垂直的光学表面,这三个光学表面通常相交于一个基准点或顶点。立方角元件的底部发挥孔径的作用,光线可通过此孔径进入立方角元件。如美国专利No.5,898,523所述,在使用过程中,入射到膜片底表面上的光在该膜片的底表面发生折射,穿过被设置于膜片上的各个立方角元件的底部,由三个互相垂直的立方角光学表面中的每一个表面反射,从而将光改向至光源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52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MEMS的智能服装
- 下一篇:磁力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