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将丝线卷绕成交叉卷绕筒子的方法以及交叉卷绕筒子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5388.8 | 申请日: | 2006-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4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D·哈克;F-M·赫尔韦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拉有限及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08 | 分类号: | B65H54/08;B65H54/06;B65H55/04;B65H7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兆东 |
地址: | 德国门兴***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丝线 卷绕 成交 筒子 方法 以及 交叉 | ||
1.用于将丝线卷绕成交叉卷绕筒子的方法,其中使连续供给的丝线为了铺置而在往复动程内往复引导,并且为了确定交叉卷绕筒子的端面形状改变往复动程的长度,其特征在于:在卷绕结束时往复动程这样进行控制,使得在两个端侧产生交叉卷绕筒子的端面的圆形部。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卷绕交叉卷绕筒子的圆形的端面,使往复动程的长度随着筒子直径的递增连续地缩短。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往复动程的改变在端面的圆形部内导致构成一个半径的丝线铺置,其中该半径切向于端侧并且切向于交叉卷绕筒子的最终直径地延伸。
4.按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两个端侧的端面的圆形部基本上相同地构成。
5.按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两个端侧的端面的圆形部不同地构成。
6.按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构成圆形部之前的卷绕时间中往复动程这样进行控制,使得基本上产生直线的端面。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往复动程改变导致具有小于90°的斜坡角的直线的端面。
8.按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往复动程的改变通过动程函数的预定进行控制,往复动程的各个值通过该动程函数与筒子直径有关地确定。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动程函数包含多个函数段,所述函数段总体上导致动程函数的S形的走向,使得结果在卷绕期间往复动程连续地缩短、连续地延长和连续地缩短。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函数段这样组合成一个连续的动程函数,使得交叉卷绕筒子的卷绕的端面区域不显示过渡现象。
11.具有在交叉卷绕中卷绕的合成丝线的、尤其是可着色的卷曲变形的丝线的交叉卷绕筒子,其特征在于:筒子形状具有在筒子的两个端侧的端面的圆形部。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交叉卷绕筒子,其特征在于:端面的圆形部随着筒子直径的递增通过往复动程的连续的缩短进行卷绕。
13.按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交叉卷绕筒子,其特征在于:端面的圆形部分别近似构成一个半径,该半径在直线的端面区域与最终直径之间切向地构成。
14.按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项所述的交叉卷绕筒子,其特征在于:在两个端侧上的端面的圆形部基本上相同地构成。
15.按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项所述的交叉卷绕筒子,其特征在于:在两个端侧上的端面的圆形部不同地构成。
16.按权利要求10至13任一项所述的交叉卷绕筒子,其特征在于:直线的端面区域具有一个小于90°的斜坡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拉有限及两合公司,未经苏拉有限及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538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