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可加工性提高的吹塑膜的聚乙烯模塑组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80005755.4 申请日: 2006-02-23
公开(公告)号: CN101128521A 公开(公告)日: 2008-02-20
发明(设计)人: 约阿希姆·贝特霍尔德;卢茨-格尔德·海尼克;格哈杜斯·迈尔 申请(专利权)人: 巴塞尔聚烯烃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J5/18 分类号: C08J5/18;C08L23/04
代理公司: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王允方;刘国伟
地址: 德国*** 国省代码: 德国;DE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制造 可加工 提高 吹塑膜 聚乙烯 组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聚乙烯模塑组合物,其具有多态摩尔质量分布、在23℃温度下的密度是在0.953至0.960g/cm3范围及挤出后终产物的MFR190/5是在0.10至0.50dg/min范围,所述聚乙烯模塑组合物包括:

-30至60重量%的第一乙烯聚合物部分,其由具有第一分子量的乙烯均聚物A制备而成,

-22至40重量%的第二乙烯聚合物部分,其由另一均聚物或乙烯和选自具有4至8个碳原子的烯烃组群的至少一种第一共聚单体的第一共聚物B制备而成,所述第一共聚物B具有高于所述第一分子量的第二分子量,及

-10至30重量%的第三乙烯聚合物部分,其由乙烯和至少一种第二共聚单体的第二共聚物C制备而成,所述第二共聚物C具有高于所述第二分子量的第三分子量,

所有百分比均以所述模塑组合物的总重量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模塑组合物,其包括:

-42至52重量%的所述第一乙烯聚合物部分,

-27至38重量%的所述第二乙烯聚合物部分,所述第一共聚物B以共聚物B的重量计包含0.1至1.0重量%的所述至少一种第一共聚单体,及

-15至25重量%的所述第三乙烯聚合物部分,所述第二共聚物C以所述第二共聚物C的重量计包含1至15重量%的所述至少一种第二共聚单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乙烯模塑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共聚单体和所述第二共聚单体独立选自包括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4-甲基-1-戊烯和其混合物的组群。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乙烯模塑组合物,其中所述密度为0.955至0.959g/cm3且所述挤出后终产物MFR190/5在0.32至0.42g/10min的范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乙烯模塑组合物,其粘度值VN3依照ISO/R1191在萘烷中在135℃的温度下测量是在270至400cm3/g的范围。

6.一种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乙烯模塑组合物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悬浮液中在20至120℃范围内的温度下、在2至10巴范围内的压力下并且在包含过渡金属化合物和有机铝化合物的Ziegler催化剂存在下,聚合乙烯、所述至少一种第一共聚单体和所述至少一种第二共聚单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合步骤是在包括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多个连续聚合阶段中实施,而所述多个阶段是在包括串行排列的第一反应器、第二反应器及第三反应器的相应多个反应器中实施,在所有情况下均借助氢来调整每一阶段中制备的聚乙烯组合物的摩尔质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聚合阶段的氢浓度是以使所述均聚物A的粘度值VN1是在70至110cm3/g的范围的方式设定。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聚合阶段的氢浓度是以使所述均聚物A加均聚物或共聚物B混合物的粘度值VN2是在250至400cm3/g范围的方式设定。

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聚合阶段的氢浓度是以使所述均聚物A加第一均聚物或共聚物B加第二共聚物C混合物的粘度值VN3是在280至400cm3/g范围的方式设定。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乙烯模塑组合物的用途,其用于制造厚度在8至200μm间的吹塑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聚乙烯模塑组合物的用途,其中所述吹塑膜经由包括下列步骤的吹塑膜法制造:熔化所述聚乙烯模塑组合物以得到聚乙烯熔体,通过使所述聚乙烯熔体通过环形模具挤出所述聚乙烯熔体以形成膜泡,所述膜泡在以最高取出速度进行的冲击测试中具有在轴向上以最大值±2cm振动的霜冻线。

13.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乙烯模塑组合物的吹塑膜,其厚度是8至200μm,和在厚度为20μm的薄膜上测量,DDI大于280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塞尔聚烯烃有限公司,未经巴塞尔聚烯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575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