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的绕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5935.2 | 申请日: | 2006-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8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服部宏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28 | 分类号: | H02K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安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机 绕组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电机的绕组结构。尤其是,本发明涉及具有芯体和绕组部分的旋转电机的绕组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旋转电机的绕组结构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No.2000-217290和03-178536中公开。
日本专利公开No.2000-217290公开了一种电动机,其中每相绕组的连接方式为径向上彼此相对的绕组并联连接,并且一组这样并联连接的绕组与另一组并联连接的绕组串联连接。
日本专利公开No.03-178536公开旋转电机绕组的连接方法,该方法将各由两个串联电路组成的并联电路连接起来。
在一些情况下,电机的转子和定子彼此相对偏心设置,即,转子和定子的各自中心不重合。此处,在其中串联连接的线圈与另一个串联连接的线圈并联连接的绕组结构中(像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No.03-178536中公开的绕组结构),由于偏心而引起的电动势的不平衡性会在并联电路中产生循环电流,因而在驱动旋转电机时增大了旋转电机的振动和噪声。
然而,在如日本专利公开No.2000-217290所公开的针对每个线圈形成并联电路的情况下,提供线圈之间连接的线圈之间的导线太长。因而增大了线圈末端的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的旋转电机的绕组结构。
根据本发明,旋转电机的绕组结构包括具有齿的芯体和绕芯体的齿缠绕的绕组部分。绕组部分具有第一线圈组和第二线圈组。第一线圈组和第二线圈组并联连接。第一线圈组包括串联连接的多个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组包括串联连接的多个第二线圈。将多个第一线圈彼此连接的导线的一部分所缠绕的齿与第二线圈中一个线圈所缠绕的齿相同。
在上述的结构中,将包含在第一线圈组中的多个线圈进行连接的导线的一部分绕齿缠绕,以形成线圈的一部分。因而,将多个线圈彼此连接的线圈之间的导线变短,因而减小了线圈末端的尺寸。此处,由于该部分线圈和线圈之间的导线所缠绕的齿与第二线圈所缠绕的齿相同,该部分导线与第二线圈一起对电动势有帮助。
优选地,在旋转电机的绕组结构中,导线绕与所述第二线圈所缠绕的齿相同的齿缠绕的部分的匝数至多是绕该齿缠绕的第二线圈的匝数。
因而,在抑制绕组结构中的电磁平衡性恶化的同时,能够减小绕组结构的尺寸。
优选地,旋转电机的绕组结构包括多相绕组部分,该多相绕组部分之间沿着芯体的圆周方向形成有位移。
因而,能够提供一种具有多相的旋转电机的绕组结构。
根据上述本发明,能够减小旋转电机的绕组结构的尺寸。
附图说明
图1是轴向横截面视图,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绕组结构的旋转电机。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绕组结构。
图3是顶视图,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绕组结构的定子。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绕组结构的细节。
图5是示出图4中的绕组结构的等效电路图。
图6示意性示出将要与图4所示的绕组结构进行比较的绕组结构的细节。
图7是示出图6中绕组结构的等效电路图。
图8示意性示出将要与图4所示的绕组结构进行比较的另一个绕组结构。
图9是示出图8中的绕组结构的等效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给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绕组结构的实施例。注意,相似或者相应的部件由相似参考标号表示,并且其描述将根据情况不再重复。
图1是轴向横截面视图,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绕组结构的旋转电机。参考图1,旋转电机包括定子1和转子2。定子1包括与“芯体”相对应的定子芯100和缠绕定子芯100的定子绕组(图1中未示出)。
图2示出图1所示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绕组结构。参照图2,对应于“绕组部分”的定子绕组110包括U相线圈110U、V相线圈110V和W相线圈110W。各相线圈110U、110V和110W的一端分别是U相端子120U、V相端子120V和W相端子120W,这些端子连接到馈电电缆的相应的各相,馈电电缆是三相电缆。各相线圈110U、110V和110W的其它端连接在公共点(即,中性点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59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