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冗余部件的热熔胶软管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06431.2 | 申请日: | 2006-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3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丹尼尔·D.·布尔热;保罗·J.·唐利;迈里·麦克莱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利诺斯器械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G05D23/19;B05C11/10;B05C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敬强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冗余 部件 热熔胶 软管 组件 | ||
1.一种热熔胶软管组件,包括:
软管芯导管,其用于将热熔胶材料从所述软管芯导管的热熔胶供应端部传导至所述软管芯导管的热熔胶喷撒器端部,所述热熔胶供应端部用于流体连接至热熔胶材料的供应源,所述热熔胶喷撒器端部用于流体连接至用于分配热熔胶材料的热熔胶材料喷撒器;
供电电路;
第一加热电路,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软管芯导管,以当所述第一加热电路电连接至所述供电电路时用于加热所述软管芯导管,以使通过所述软管芯导管传导的热熔胶材料的温度维持在预定的温度水平;
第二冗余加热电路,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软管芯导管,以当所述第二冗余加热电路电连接至所述供电电路时用于加热所述软管芯导管,以使通过所述软管芯导管传导的热熔胶材料的温度维持在预定的温度水平;以及
双位开关机构,以交替的方式电互连所述第一加热电路和第二冗余加热电路,从而,如果所述第一加热电路遇到故障,则所述第二冗余加热电路能够电连接至所述供电电路,以使通过所述软管芯导管传导的热熔胶材料的温度维持在预定的温度水平,而不中断热熔胶材料的分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
所述双位开关机构包括双位滑动开关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双位滑动开关机构包括:
第一对端子,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加热电路;
第二对端子,电连接至所述第二冗余加热电路;
第三对端子,电连接至所述供电电路;
当所述双位滑动开关机构被设置在双位的第一位置时,所述双位滑动开关机构通过所述第一对端子和第三对端子将所述第一加热电路电连接至所述供电电路;以及
当所述双位滑动开关机构被设置在双位的第二位置时,所述双位滑动开关机构通过所述第二对端子和第三对端子将所述第二冗余加热电路电连接至所述供电电路。
4.一种热熔胶软管组件,包括:
软管芯导管,用于将热熔胶材料从所述软管芯导管的热熔胶供应端部传导至所述软管芯导管的热熔胶喷撒器端部,所述热熔胶供应端部用于流体连接至热熔胶材料的供应源,所述热熔胶喷撒器端部用于流体连接至用于分配热熔胶材料的热熔胶材料喷撒器;
供电电路;
加热电路,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软管芯导管,以当所述第一加热电路电连接至所述供电电路时,用于加热所述软管芯导管,以使通过所述软管芯导管传导的热熔胶材料的温度维持在预定的温度水平;
第一温度传感器,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软管芯导管,以检测所述软管芯导管的温度,从而确保所述加热电路在适当地加热所述软管芯导管,以使通过所述软管芯导管传导的热熔胶材料的温度维持在预定的温度水平;
第二冗余温度传感器,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软管芯导管,以检测所述软管芯导管的温度,从而确保所述加热电路在适当地加热所述软管芯导管,以使通过所述软管芯导管传导的热熔胶材料的温度维持在预定的温度水平;以及
双位开关机构,以交替的方式电互连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冗余温度传感器,从而,如果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遇到故障,则所述第二冗余温度传感器能够电连接至所述供电电路,以检测所述软管芯导管的温度,并且由此确保通过所述软管芯导管传导的热熔胶材料维持在预定的温度水平,而不中断热熔胶材料的分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中:
所述双位开关机构包括双位滑动开关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双位滑动开关机构包括:
第一对端子,电连接至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
第二对端子,电连接至所述第二冗余温度传感器;
第三对端子,电连接至所述供电电路;
当所述双位滑动开关机构被设置在双位的第一位置时,所述双位滑动开关机构通过所述第一对端子和第三对端子将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电连接至所述供电电路;以及
当所述双位滑动开关机构被设置在双位的第二位置时,所述双位滑动开关机构通过所述第二对端子和第三对端子将所述第二冗余温度传感器电连接至所述供电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利诺斯器械工程公司,未经伊利诺斯器械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64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