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06714.7 | 申请日: | 200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3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渡并洋介;森下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P21/00 | 分类号: | H02P21/00;H02P25/06;H02P27/04;H02P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由升降机设备等所使用的电动机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地,永磁同步电动机,相比较于感应电动机,因为对于相同的输出可以制造为小型,所以近年来正在使用于各种各样的系统的驱动部中。
可是,在永磁同步电动机中,使磁极旋转的电枢磁通量的变化不是旋转角的正弦波,包含失真。因此,本来应为正弦波状的磁通量变化,因为发生失真,所以电动机的产生转矩产生脉动,并成为旋转不匀等的主要原因。另外,电动机的绕组的不平衡、对电流进行检测的传感系统的误差等也成为转矩脉动的原因。
作为转矩脉动的降低方法,如“专利文献1”地有以下方法:根据转矩脉动与电动机的旋转具有相关性,使该相关关系存储于存储装置中,基于电动机的旋转角,读出与其相对应的转矩脉动数据,将从转矩指令值减去了脉动量的值作为新的转矩指令值。进而,如“专利文献2”地有以下方法:根据电动机旋转角“θ”、调整增益“A”和调整相位“p”,算出转矩脉动校正信号“Tcomp=A×sin(n×θ+p)”,与电动机的旋转周期同步,前馈性地相加到目标转矩指令而消除转矩脉动。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299277号公报
专利文献1:特开平7-129251号公报
作为对由升降机设备等所使用的电动机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之一,以前,提出了示于图1中的装置。
在示于该图中的控制装置101中,通过逆变器等的激励单元108,驱动电动机112。电动机112的旋转角由脉冲发生器PG等的旋转角检测单元111所检测,检测出的旋转角,输入对电动机112的速度进行控制的速度控制系统(由d轴电流指令单元102、q轴电流指令单元103、q轴电流指令值校正单元105所构成的部分)113。
在速度控制系统113中,根据电动机112的实际速度、与该速度指令值的速度偏差信号,运算发送到将驱动信号向激励单元108输出的电流控制单元106的电流指令值。
该电流指令值,在对电动机112进行矢量控制的情况下,是直角旋转坐标系中的d轴电流指令值“Idc”及q轴电流指令值“Iqc”。d轴电流指令值“Idc”是使电动机112产生磁通量的磁通量电流指令值;q轴电流指令值“Iqc”,是使电动机112产生转矩的转矩电流指令值。
在电流控制单元106、2相3相变换单元107中,取入直角旋转坐标系中的d轴电流指令值“Idc”、q轴电流指令值“Iqc”、及旋转角检测单元111的电角度(旋转角)“θe”、从3相2相变换单元110所输出的电流信号“Idf”、“Iqf”,产生使得从电流检测单元109所输出的输出电流信号“Iuf”、“Iwf”满足d轴电流指令值“Idc”、q电流指令值“Iqc”、及电角度“θe”的电压指令值“Vu”、“Vv”、“Vw”,输出到激励单元108。
即,通过电流检测单元109,分别检测供给电动机112的3相的驱动电流的电流值,将输出电流信号“Iuf”、“Ivf”、“Iwf”输出,并输入3相/2相变换单元110。该3相/2相变换单元111如示于下式中地,将从电流检测单元109所输出的由静止坐标系的3相所表示的输出电流信号“Iuf”、“Ivf”、“Iwf”变换为由直角静止坐标系的2相所表示的电流信号“Iα”、“Iβ”。该被变换过的2相的电流信号“Iα”、“Iβ”,被变换为直角旋转坐标系的电流信号“Idf”、“Iqf”。即,基于电角度“θe”,将直角静止坐标系的电流信号“Iα”、“Iβ”变换为直角旋转坐标系的电流信号“Idf”、“Iqf”,输出到电流控制单元106。
“公式1”
Ivf=-Iuf-Iwf
“公式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电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电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67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