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的透明制品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6991.8 | 申请日: | 2006-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2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W·黑尔;T·J·佩科里尼;M·E·斯图尔特;M·E·罗杰斯;S·A·吉利亚姆;M·D·克利夫顿;M·D·谢尔比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斯曼化工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7/02 | 分类号: | B32B7/02;B32B27/34;B32B27/08;B32B27/3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苏林;李连涛 |
地址: | 美国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透明 制品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形成多层成型制品的方法,包括:
(i)将包含至少一种热塑性聚合物的第一组分加热到约所述第一组分的Tg+100℃至约所述第一组分的Tg+300℃的温度,其中所述热塑性聚合物选自聚酯、聚碳酸酯、聚丙烯酸酯和它们的均相共混物;
(ii)将第二组分加热到约所述第二组分的Tg+100℃至约所述第二组分的Tg+300℃的温度,其中第二组分包含共聚酰胺或至少两种聚酰胺的转酰氨基化均相共混物;
(iii)形成在分别的层中形成具有所述第一和第二组分的成型制品;
(iv)回收第一和第二组分的边角料;
(v)将所述第一和第二组分的边角料研磨以制备再研磨料;
(vi)任选地,将所述再研磨料进行干燥;和
(vii)将所述再研磨料与步骤(i)和(ii)中的所述第一组分、第二组分或其混合物混合;
其中步骤(ii)中的所述第二组分和步骤(i)中的所述第一组分的折射指数之差RI(第二组分)-RI(第一组分)是约0.006至约-0.0006,并且所述共混物具有的透射百分比是至少75%,雾度是10%或更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再研磨料含有步骤(i)和(ii)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组分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再研磨料与步骤(i)中的所述第一组分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再研磨料是所述成型制品的约5-约60重量%,基于所述成型制品的总重量计。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所述再研磨料是所述成型制品的约10-约40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再研磨料是所述成型制品的约20-约30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分(ii)的均相共混物是通过使所述至少两种聚酰胺在有效引起转酰氨基化的温度下接触而形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温度是约290-约340℃。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成型制品的形成是通过挤出、压延、热成型、吹塑、挤出吹塑、注塑、压缩模塑、铸塑、牵伸、伸幅或发泡进行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所述成型制品是片材、膜、管、瓶或预制体。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所述成型制品的形成是在挤出机中进行的。
12.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所述成型制品具有2-7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述成型制品具有由ABA、ABABA或ABCBA表示的层状结构,其中层A包含所述第一组分(i),层B包含所述第二组分(ii),层C包含再研磨料,所述再研磨料含有边角料第一和第二层(i)和(ii)的混合物、由消费后循环获得的聚酯或聚碳酸酯或其组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步骤(ii)的所述第二组分和步骤(i)的所述第一组分的折射指数之差RI(第二组分)-RI(第一组分)是约0.005至约-0.0006。
1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步骤(i)的所述至少一种热塑性聚合物包含聚酯,该聚酯含有:(a)二酸残基,其含有基于二酸残基总量计至少80摩尔%的选自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萘二甲酸和1,4-环己烷二甲酸中的至少一种二羧酸的残基,和0至约20摩尔%的至少一种具有2-20个碳原子的改性二羧酸的残基;和(b)二醇残基,其含有基于二醇残基总摩尔数计至少80摩尔%的选自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新戊二醇、二甘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和2,2,4,4-四甲基-1,3-环丁烷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二醇的残基,和0至约20摩尔%的至少一种具有3-16个碳原子的改性二醇的残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斯曼化工公司,未经伊斯曼化工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699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
- 下一篇:盘夹紧机构以及盘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