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针灸装置和系统以及管理患者经络能量平衡数据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08605.9 | 申请日: | 200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6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约翰·R·欣丁格;拉蒙·努涅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德生物医学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18 | 分类号: | A61N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孟锐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针灸 装置 系统 以及 管理 患者 经络 能量 平衡 数据 方法 | ||
优先权声明
本申请案在35 U.S.C.§119(e)下主张以下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的权益:2005年3月17日申请的颁予John R.Hindinger等人且题为“ELECTRONIC ACUPUNCTURE DEVICEAND SYSTEM”的第60/662,547号;以及2005年6月16日申请的颁予John R.Hindinger等人且题为“ELECTRONIC ACUPUNCTURE DEVICE AND SYSTEM”的第60/690,890号。所述临时申请案中每一者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一种为患者提供非侵入性针灸诊断和治疗的电子针灸装置和系统,以及一种测量、分析和平衡患者的经络能量水平以便为患者提供非侵入性针灸治疗的方法。
背景技术
虽然在西半球没有多少人了解针灸,但西医正在意识到其益处。一般来说,可以将针灸描述为经由通过人体上的一系列穴位(其形成称为经络的线)重新引导人体能量,来管理人体的生命能量或“气”。经络模糊地对应于内部器官,从而提供了另一观察针灸益处的视角。虽然各种理论在人体如何在经络中传送“气”方面存在不一致,但对其功效的经验证明占绝对优势。
通过研究数千年的主流中医,针灸师知道针灸穴位的位置以及怎样将针插入到这些穴位(称为能量经络穴位)中,以便控制“气”流。西医已经通过测量这些穴位处的高导电性而证实了许多能量经络穴位的存在。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早期,一位日本医生在发明Ryodoraku实验程序(Ryodorakuprotocol)时应用了传导性原理,所述Ryodoraku实验程序是一种快速且简化的用电来获得针灸的许多益处的方法。Yoshio Nakatani医生指出了患有各种疾病的患者皮肤上导电性发生变化的区域。人们发现,这些区域是直径约为1厘米的穴位,其大体上连成遵循传统中医针灸经络的线。因为这些穴位提供增加的导电性,所以他将这些穴位命名为“ryodoraku”(ryo=良好,do=传导(电),raku=线)。
Nakatani医生精心改进他的程序,以集诊断与治疗于一体。通过测量皮肤导电性的电仪器来执行诊断。通过测量每个能量经络的传导性,可找出能量过剩和不足之处。治疗包括刺激特定针灸穴位以“补”不足的经络或“泻”过剩的经络。使用额外组针灸穴位来平衡在人体左右侧之间体现出显著能量差异的经络。因此,一般来说,简单形式的Ryodoraku技术通过平衡人体在其十二(12)个重要或主要能量经络中的“气”来治疗多种病症,这十二个经络是:心、心包、肺、三焦、大肠、小肠、肾、膀胱、胆、脾、胃和肝。
现有技术电子针灸单元通常体积庞大,很少有自动操作或者没有自动操作,并且不带有电压控制。现有技术电子针灸装置不过是具有逐渐降低到零(从而损失了诊断准确性)的电压或者在Ryodoraku建议的电压以下的电压的电源,和通常存储不准确的传导性读数的存储器。用户在进行任何类型的治疗之前通常必须先手动标绘出诊断法。
Miridia Technologies制造的称为AcuGraph的现有技术针灸装置并入有一个软件包,所述软件包在用户的个人计算机(PC)上运行,且使用由PC供电并且附接到PC的电子硬件。然而,附接到AcuGraph的电子硬件不能够提供准确的Ryodoraku诊断电压,因为其从计算机的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汲取大约五(5)伏的电力,但未并入有任何电路以将所述电压升压成Ryodoraku诊断中需要的十二(12)伏。虽然AcuGraph使用一种算法来规范化其读数,使得所述读数仿佛是以正确的电压获得的,但AcuGraph不能够向用户实施适当的诊断电压,从而引入了偏离Ryodoraku实验程序的可能性。此外,AcuGraph并非针对实施无需针的治疗而设计且无法产生实施无需针的治疗所需的较高电压,因此,其只充当诊断工具。
此外,诊断针灸经络对于许多医师来说通常较为困难。这是因为,传统的诊断方法(例如脉诊)较为复杂且通常需要花费几十年时间才能掌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例实施例是针对一种适于为患者提供非侵入性针灸治疗的电子针灸系统。所述系统可包含手持式电子针灸装置,其与远程计算装置通信。所述电子针灸装置可经配置以将可测量的患者数据传送到远程计算装置以便为患者诊断或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德生物医学公司,未经亚德生物医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86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