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带隙亚芳基聚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09357.X | 申请日: | 2006-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6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M·L·马洛克;V·J·李;F·J·莫塔梅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萨美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61/10 | 分类号: | C08G61/10;H01B1/12;H01L51/3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季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带隙亚芳基 聚合物 | ||
1.聚合物组合物,其包含一类选自以下单元的重复单元:
其中Alk是任选氟取代的烷基,t-Alk是具有与芳基重复单元连接的叔碳α的任选氟取代的烷基,q-Alk是具有与芳基重复单元连接的季碳α的任选氟取代的烷基,Aryl是任选氟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R20是独立地选自烷基、芳基、杂烷基、杂芳基、氟代烷基、氟代芳基、烷氧基和芳氧基的一个或多个任选的基团,R21中至少一个不是氢,和R21选自氢、烷基、芳基、杂烷基、杂芳基、氟代烷基、氟代芳基、烷氧基和芳氧基,其中R22和R23各自独立地选自烷基、取代的烷基、芳基、取代的芳基、杂芳基和取代的杂芳基。
2.聚合物组合物,其包含两类或更多类选自以下单元的重复单元:
其中Alk是任选氟取代的烷基,t-Alk是具有与芳基重复单元连接的叔碳α的任选氟取代的烷基,q-Alk是具有与芳基重复单元连接的季碳α的任选氟取代的烷基,Aryl是任选氟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R20是独立地选自烷基、芳基、杂烷基、杂芳基、氟代烷基、氟代芳基、烷氧基和芳氧基的一个或多个任选的基团,R21中至少一个不是氢,和R21选自氢、烷基、芳基、杂烷基、杂芳基、氟代烷基、氟代芳基、烷氧基和芳氧基。
3.共聚物组合物,包含1-99wt%一类选自以下单元的重复单元:
其中Alk是任选氟取代的烷基,t-Alk是具有与芳基重复单元连接的叔碳α的任选氟取代的烷基,q-Alk是具有与芳基重复单元连接的季碳α的任选氟取代的烷基,Aryl是任选氟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R20是独立地选自烷基、芳基、杂烷基、杂芳基、氟代烷基、氟代芳基、烷氧基和芳氧基的一个或多个任选的基团,R21中至少一个不是氢,和R21选自氢、烷基、芳基、杂烷基、杂芳基、氟代烷基、氟代芳基、烷氧基和芳氧基;并且包含1-99wt%一类或多类独立地选自以下通式的共轭单元的重复单元:
其中这些共轭单元可以带有独立地选自以下基团的取代基:烷基、取代的烷基、全氟代烷基、烷氧基、取代的烷氧基、芳基、取代的芳基、芳氧基、取代的芳氧基、杂芳基、取代的杂芳基、烷基羰氧基、氰基和氟,其中
U是-O-或-S-和V、R15和R16各自独立地选自烷基、取代的烷基、芳基、取代的芳基、杂芳基、取代的杂芳基、芳烷基、取代的芳烷基、杂芳烷基和取代的杂芳烷基。
4.共聚物组合物,包含1-99wt%两类或更多类选自以下单元的重复单元:
其中Alk是任选氟取代的烷基,t-Alk是具有与芳基重复单元连接的叔碳α的任选氟取代的烷基,q-Alk是具有与芳基重复单元连接的季碳α的任选氟取代的烷基,Aryl是任选氟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R20是独立地选自烷基、芳基、杂烷基、杂芳基、氟代烷基、氟代芳基、烷氧基和芳氧基的一个或多个任选的基团,R21中至少一个不是氢,和R21选自氢、烷基、芳基、杂烷基、杂芳基、氟代烷基、氟代芳基、烷氧基和芳氧基;并且包含1-99wt%一类或多类独立地选自以下通式的共轭单元的重复单元:
其中这些共轭单元可以带有独立地选自以下基团的取代基:烷基、取代的烷基、全氟代烷基、烷氧基、取代的烷氧基、芳基、取代的芳基、芳氧基、取代的芳氧基、杂芳基、取代的杂芳基、烷基羰氧基、氰基和氟,其中
U是-O-或-S-和
V、R15和R16各自独立地选自烷基、取代的烷基、芳基、取代的芳基、杂芳基、取代的杂芳基、芳烷基、取代的芳烷基、杂芳烷基和取代的杂芳烷基。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组合物,其中烷基Alk、t-Alk和q-Alk或芳基Aryl中的一个或多个是在一个或多个位置处单氟取代、多氟取代、或全氟取代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萨美甚株式会社,未经萨美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935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无线系统的跳频方法
- 下一篇:诱导型异源双链产生子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