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形薄片与双凸透镜片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9368.8 | 申请日: | 200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6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小松原安久;远藤史宪;青山丰;桐生稔荣;小野阳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24 | 分类号: | B29C43/24;B29D11/00;G03B21/62;B29C47/14;G02B3/06;B29L7/00;B29L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祥夌;刘宗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形 薄片 凸透镜 制造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将多个图案成形的成形薄片制造方法及装置,特别涉及用于背面投影式电视机等的光学薄片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技术中,透射型屏幕通常用于背面投影式电视机。图3的剖面示意图表示透射型屏幕的一结构例。在图3中1是菲涅耳透镜片,2是双凸透镜片。通常透射型屏幕是以菲涅耳透镜片1、双凸透镜片2粘合的状态而构成。另外,在下面所谓入射侧、出射侧、入射面及出射面表示的是在透射型屏幕中用于图像显示而照射的图4所示的光的入射侧、出射侧、入射面及出射面。
0003
图4的剖面图表示双凸透镜片2的一结构例。如图4所示,在双凸透镜片2的光入射面侧通常分别配列多个剖面为大致半圆锥形的入射侧透镜21。使透镜谷部22之间的距离为等间隔而形成多个入射侧透镜21。透过菲涅耳透镜片1而射出的平行光或会聚光通过双凸透镜片2,在水平方向有大的扩散。由此,可在水平方向的大视野范围内观察图像。
0004
如图4所示,在双凸透镜片2的光出射侧配列多个出射侧透镜23。在多个出射侧透镜23之间设有由黑油墨等光吸收材料组成的光吸收层3。该光吸收层3设置在光入射面侧设置的各入射侧透镜21的聚光部以外的部位(非聚光部4)上。这样,通过在光出射侧设置光吸收层3,可在明亮的房间内提高对比度。另外,在图4中为了使外光对比度提高,将光吸收层3的边界部分31设置在非聚光部4的斜面41上。
0005
另外,在具有多个图像光源的投影式图像装置的双凸透镜片2中,为了校正颜色不匀等,有时在光入射面的透镜聚光部上也设置其它的透镜。另外,下文有时将光入射面称作HL面,将光吸收层3称作黑条或BS。
0006
在这种双凸透镜片2中设置在光入射面侧的各入射侧透镜21的位置与光吸收层3或者光入射面的入射侧透镜21的位置与出射侧透镜23的相对位置是重要的。具体地说,如果在光入射面侧的入射侧透镜21的聚光位置上存在光吸收层3,则一部分透射光被遮挡,透射效率下降,或者不能得到希望的出射图案(参见专利文献1)。
0007
另外,如果光入射面侧的入射侧透镜21与出射侧透镜23不处于希望的配置关系,则产生以下问题:不能得到希望的出射图案,或者不能充分地降低颜色不匀等。所以,必须精密地调整光入射面的入射侧透镜21、出射侧透镜23、光吸收层3的位置。
0008
特别地,近年来正在要求双凸透镜片2的高精细化,必须使其节距进一步减小。例如传统上节距大致是0.7~1.0mm,上述透镜、光吸收层的相对位置的偏移(下面有时表示为光轴偏移)的精度可以在±10μm内,但近几年中,使用小于0.5mm的节距,此时的光轴偏移要求低于±5μm的精度。
0009
传统上,在使用滚筒成形模的、采用热可塑性树脂的挤出成形法以及采用紫外线硬化树脂的所谓2P成形法等中,在支承滚筒的轴承等性能上,沿与轴平行的方向会产生±2~3μm的周期性的位置偏移。在使用传统的制造装置制造上述双凸透镜时,在将与薄片面相反的面成形的滚筒中产生上述的周期性位置偏移,作为表面及背面的位置偏移即光轴偏移大约是±5μm左右的精度。
0010
专利文献1:特开平5-1503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1
这样,在传统的双凸透镜片制造方法中,在使光入射面的入射侧透镜和出射侧透镜之间的光轴重合性能更精密化方面,存在极限。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制造光学薄片的光学薄片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0012
权利要求1的发明是一种通过第1滚筒成形模在至少一个面上成形第1形状图案,并通过第2滚筒成形模而成形第2形状图案的薄片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第1和第2滚筒成形模的旋转角速度大致相同,
使通过各滚筒旋转而产生的周期性位置变化的相位同步,从而使第1和第2形状图案的相对位置变化成为大致最小。
0013
另外,权利要求2的发明是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图案成形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第1和第2滚筒成形模的直径分别为φ1和φ2,第1和第2滚筒成形模的旋转圆周速度分别为S1和S2,
则φ1<φ2,且S1<S2。
0014
另外,权利要求3的发明是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双凸透镜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93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