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供外部开关功能的集成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10166.5 | 申请日: | 200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7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阿希姆·希尔格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NXP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689 | 分类号: | H03K17/689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进桂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供 外部 开关 功能 集成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电路,包括逻辑电路和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外部信号,并用于将所述接收的外部信号传输到所述逻辑电路。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设备,包括这种集成电路,并涉及制造和操作这种集成电路的方法,并用于向设备传输控制数据。
背景技术
具有逻辑电路和接收装置的集成电路是公知的,并且当前以所谓的RFID(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发射机应答器(transponder)的形式在日益扩大的范围中使用,用于服务部门或后勤、商业或制造业领域中的识别目的。然而,也使用了采用较低频率(低于800MHz)的系统。
发射机应答器通常包括用于存储数据的半导体芯片,其可以是可编程的和可重写的,和天线,适用于相关频带(例如US-UHF:902-928MHz,Europe:863-868MHz,ISM:2.4-2.483GHz)。常见的RFID系统包括RFID发射机应答器,和具有在发射机应答器与读取设备之间提供双向(数据)通信的系统天线的读取设备。
通常,在有源发射机应答器与无源发射机应答器之间存在区别。有源发射机应答器具有其自身的电源,而无源发射机应答器从高频信号接收运行所必需的能量,高频信号也用于通信。
美国2004/0131897A1公开了一种RF发射机应答器,其结合了有源和无源发射机应答器的特点。美国2004/0131897A1的发射机应答器包括电子电路、RF天线和电池,其中电子电路连接到电池,在由天线接收到RF能量时,天线闭合在电子电路与电池之间的开关,并启用在电池与电子电路之间的电连接,从而由电池接收能量。
由于发射机应答器仅提供识别和在发射机应答器与读取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功能,已知的发射机应答器系统在其用途上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如在开始段中所述的一种集成电路,其允许与常规发射机应答器相比较扩展的功能。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包括这种集成电路,和提供制造和操作这种集成电路的方法,以及向设备传输控制数据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由一种集成电路来实现,其包括逻辑电路、至少两个外部触点、将所述逻辑电路连接到所述外部触点的开关装置,及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外部信号,并用于向所述逻辑电路传输所述接收的外部信号,其中所述集成电路可操作于第一操作模式中,以通过所述外部触点,由所述开关装置提供开关功能,用于开关在所述外部触点之间的电连接,其中响应于所述接收的外部信号,所述开关装置被所述逻辑电路控制。
本发明基于这样的理解:当集成电路具有受集成电路控制的外部触点时,集成电路展示了扩展的功能,即常规发射机应答器的功能和额外的控制功能,所述控制功能用于通过控制在所述外部触点之间的电连接,来控制其它设备。控制电连接,即在触点之间的电连接的断开和闭合是位于集成电路内的处理,且其是集成电路的部分功能。然而,只有当其间的电连接被控制的触点是外部触点时,电连接的断开和闭合才会直接影响连接到所述外部触点的设备。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集成电路还包括模式变更装置,用于在所述集成电路的至少两个操作模式之间变更,其中提供第二操作模式,用于借助于所述外部触点执行所述集成电路的功能测试。许多常规发射机应答器都包括触点,用于发射机应答器天线与通常两个额外的触点的连接。额外的触点连接到芯片的逻辑电路,并用于测试发射机应答器的半导体芯片的功能,尤其是逻辑电路的功能。该测试通常在晶片级上进行,即在芯片的分离之前。为了提供电源,测试触点也可以连接到天线触点。在芯片分离(即切割晶片)之后,测试触点可以保留在发射机应答器芯片上,但不再使用。通过提供模式变更装置和集成电路的至少两个操作模式,这些测试触点可以在一个操作模式中用于测试,并在另一个操作模式中作为所述外部触点,这允许更好的利用晶片和集成电路的空间。
在本发明有利的实施例中,所述接收装置适于利用来自所述外部信号的能量,为所述集成电路提供电源。外部信号主要是为了将数据输入到集成电路中。由于响应于所述外部信号来控制开关装置,这些信号也可以被用作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XP股份有限公司,未经NXP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01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