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输送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11339.5 | 申请日: | 200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8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S·迪兰尼;B·詹姆斯;J·加里博托;D·策勒;J·戴格尔;V·小萨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因苏雷特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9/00 | 分类号: | F04B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建春;杨松龄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输送 设备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是于2003年11月7日递交的申请序列号为No.10/704291的共同待审的美国专利申请的部分延续,该申请是序列号为No.10/128,205的共同待审的美国专利申请的部分延续,这两个申请均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并通过参考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申请与和本申请同时递交的发明名称为“用于流体输送设备的底盘”的申请序列号为No.10/907286的美国专利申请有关,该申请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并通过参考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输送设备,更明确地来讲,本发明涉及用于将治疗液体输送到患者的输注泵。
背景技术
流体输送设备具有多种用途,如将液体药物皮下输送给患者。例如,在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中,一直以来采用流动输注泵将胰岛素输送给患者。这些流动输注泵能够提供复杂的流体输送轮廓,包括可变基率和药丸要求。对药物输送进行精心控制的能力可导致药物与治疗的更好功效以及对患者的更少的毒性。
现有的一些流动输注泵包括容纳液体药物的储存器并使用电磁抽运或配量技术通过管道将液体药物输送到插入患者皮下的针和、或软插管。现有的这些设备允许通过位于设备外壳上的电磁按钮或开关进行控制和编程。这些设备包括通过文本或图形屏幕进行的视觉反馈并且可包括报警或警示灯和音频或振动信号和报警。通常将这些设备佩戴在患者的衣服或衣袋中或者系到患者的身体。
目前可获得的流动输注设备既昂贵又难以编程和进行输注准备,而且往往既大又重并非常易于损坏。准备这些设备以进行输注难以进行并要求患者既携带指定药物又携带各种辅助设备。现有的许多设备还要求特别护理、维护和清洁,以确保设备的设计长期使用中的正确功能和安全性。用于现有设备既复杂又昂贵,所以从流动输注泵中受益的患者宁愿使用次一些的治疗形式。
因此,需要有一种减小尺寸和复杂性并可相对廉价地制造的流体输送设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面的详细描述并结合附图就会更好地理解这些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在这些图中:
图1是符合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流体输送设备的俯视图。
图2是用在流体输送设备中的流体驱动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组装到底架中的示于图2的流体驱动机构的透视图。
图4是用于流体输送设备的致动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5是致动示于图2中的流体驱动机构的示于图4中的致动机构的平面图。
图6是可用在符合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流体输送设备中的填充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7A和7B是从侧面示出了示于图6中的填充传感器的运行的示意图。
图8A和8B是示出了可用在符合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流体输送设备中的旋转传感器的运行的示意图。
图9是符合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流体输送设备的底架的透视图,这种流体输送设备带有位于底架中的传感器。
图10是与示于图9的底架中的传感器接合的流体驱动机构的透视图。
图11A和11B是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螺纹接合机构的运行的示意图,这种螺纹接合机构从非螺纹接合位置向螺纹接合位置移动。
图12A是符合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处于第一位置的螺纹接合机构的透视图。
图12B是处于第二位置的示于图12A中的螺纹接合机构的透视图。
图12C是处于第二位置的示于图12A中的螺纹接合机构的俯视图。
图13是符合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流体输送设备的驱动轮的放大示意性侧视图。
图14是可用在符合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流体输送设备中的填充传感器系统的示意图。
图15A、15B和15C示出了可用在符合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流体输送设备中的替代旋转传感器的运行的示意图。
图16是符合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针帽的流体输送设备的仰视图。
图17是用于符合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流体输送设备的致动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示出并描述流体输送设备200的一个实施例。在此示范性实施例中,流体输送设备200用于将流体如液体药物皮下输送到人或动物。本领域中熟练的技术人员会认识到,流体输送设备200可用于输送其它类型的流体。流体输送设备200可用于以受控方式输送流体,如根据流体输送轮廓实现药丸要求、连续输注和可变流速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因苏雷特公司,未经因苏雷特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13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