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发射体、场致发射显示装置、冷阴极荧光管、平面型照明装置以及电子发射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12338.2 | 申请日: | 2006-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0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黑岩裕;鸣岛晓;伊藤节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1/304 | 分类号: | H01J1/304;H01J31/12;H01J31/15;H01J6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沙永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发射 显示装置 阴极 荧光 平面 照明 装置 以及 材料 | ||
1.一种电子发射体,其特征在于,使12CaO·7Al2O3或12SrO·7Al2O3的化学式所示的钙铝石型化合物的任一种的含量为50摩尔%以上、且最大粒径为100μm以下的导电性钙铝石型化合物粉末的表面露出,固定至基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发射体,其特征在于,通过粉碎,上述导电性钙铝石型化合物粉末形成90%以上的粒径为0.1~50μm的粒度分布。
3.一种场致发射显示装置,它是将发射板与阳极板对向设置的场致发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射板与阳极板之间的空间保持较10-3Pa更接近真空的高真空,
上述阳极板具有作为正极的透明电极和荧光体,
通过外部电源向上述电子发射体与上述正极之间施加电压,使电子从上述电子发射体发射,通过上述被发射的电子使荧光体发光,
上述发射板具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发射体。
4.一种冷阴极荧光管,它是将发射板与阳极板对向设置的冷阴极荧光管,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射板与阳极板之间的空间保持较10-3Pa更接近真空的高真空,
上述阳极板具有作为正极的透明电极和荧光体,
通过外部电源向上述电子发射体与上述正极之间施加电压,使电子从上述电子发射体发射,通过上述被发射的电子使荧光体发光,
上述发射板具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发射体。
5.一种平面型照明装置,它是将发射板与阳极板对向设置的平面型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射板与阳极板之间的空间保持较10-3Pa更接近真空的高真空,
上述阳极板具有作为正极的透明电极和荧光体,
通过外部电源向上述电子发射体与上述正极之间施加电压,使电子从上述电子发射体发射,通过上述被发射的电子使荧光体发光,
上述发射板具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发射体。
6.一种电子发射体用导电性钙铝石型化合物粉末,其特征在于,12CaO·7Al2O3或12SrO·7Al2O3的化学式所示的钙铝石型化合物的任一种的含量为50摩尔%以上,且最大粒径为100μm以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发射体用导电性钙铝石型化合物粉末,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导电性钙铝石型化合物粉末的90%以上的粒子的粒径为0.1~50μm的粒度分布。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子发射体用导电性钙铝石型化合物粉末,上述导电性钙铝石型化合物粉末是对将其前体热处理形成的导电性钙铝石型化合物施加粉碎而得的导电性钙铝石型化合物粉末,其特征在于,上述前体为以相对于前体含有的Ca、Sr和Al的总原子数的碳原子数之比为0.2~11.5%的比例含有碳原子的含碳前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发射体用导电性钙铝石型化合物粉末,其特征在于,上述粉碎为不使用水的机械粉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233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