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弹性支承的滚珠循环丝杆传动装置的伺服转向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12936.X | 申请日: | 2006-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0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H·巴赖斯;M·布达克;M·于施克;R·温特;O·黑策尔;M·豪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ZF操作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兆东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弹性 支承 滚珠 循环 传动 装置 伺服 转向器 | ||
1.带有滚珠循环丝杆传动装置的伺服转向器,其中滚珠循环丝杆传动装置的延伸的元件(1)通过一轴承(7)可旋转地支承,并且元件(1)的支座(6)根据干扰力作用方向允许摆动运动,
其特征为以下特征:轴承(7)是摆动装置(9)的一部分;摆动装置构成为摆动环(9),该摆动环具有通过连接筋(13)相互连接的内环(11)和外环(12)。
2.按权利要求1的伺服转向器,其特征为:轴承(7)可绕至少一个轴承摆动轴线(8)摆动,其中轴承摆动轴线(8)至少近似相当于干扰力摆动轴线,干扰力强制所述元件(1)绕所述干扰力摆动轴线摆动。
3.按权利要求1或2的伺服转向器,其特征为:轴承(7)设置在摆动装置(9)内。
4.按权利要求1或3的伺服转向器,其特征为:摆动装置(9)是可变形的。
5.按权利要求1的伺服转向器,其特征为:设置两条至少近似对齐地设置在摆动环(9)的对置的部位上的连接筋(13)。
6.按权利要求5的伺服转向器,其特征为:各连接筋(13)构成轴承摆动轴线(8)。
7.按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5或6的伺服转向器,其特征为:摆动环(9)的内环(11)由轴承(7)的外环(7b)构成。
8.按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5至7之任一项的伺服转向器,其特征为:摆动环(9)借助于弹性元件(15)与壳体(14)连接,其中弹性元件(15)径向和/或轴向设置在摆动环(9)上。
9.按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3至8之任一项的伺服转向器,其特征为:摆动装置(9)可相对于壳体座(14a)旋转。
10.按权利要求9的伺服转向器,其特征为:摆动环(9)具有一偏心结构,使得可通过摆动装置(9)相对于壳体座(14a)的旋转来改变待支承的元件(1)相对于壳体(14)的位置。
11.按权利要求1至8之任一项的伺服转向器,其特征为:轴承(6)可相对于壳体座(14a)移动。
12.按权利要求11的伺服转向器,其特征为:摆动装置(9)具有一调整装置(16),该调整装置使得可以改变轴承(7)和待支承的元件(1)相对于壳体(14)的位置。
13.按权利要求1和12的伺服转向器,其特征为:摆动环(9)的外环(12)由调整装置(16)代替。
14.按权利要求1或3的伺服转向器,其特征为:摆动装置具有一摆动环(9),该摆动环至少近似对齐地在其外侧的两个对置的部位上具有榫销(17),各榫销可支承在壳体侧的轴承元件(10)内。
15.按权利要求14的伺服转向器,其特征为:榫销(17)构成轴承摆动轴线(8)。
16.按权利要求14或15的伺服转向器,其特征为:榫销(17)用径向轴承(18)支承在轴承元件(10)内。
17.按权利要求14、15或16的伺服转向器,其特征为:摆动环(9)由轴承(7)的外环(7b)构成。
18.按权利要求14至17之任一项的伺服转向器,其特征为:轴承元件(10)设置得可相对于壳体(14)运动,以平衡装配应力。
19.按权利要求18的伺服转向器,其特征为:轴承元件(10)借助于弹性元件(15)与壳体(14)连接,所述弹性元件轴向和/或径向设置在轴承元件(10)上。
20.按权利要求19的伺服转向器,其特征为:至少弹性元件(15)的作用到轴承元件(10)上的力可调整。
21.按权利要求20的伺服转向器,其特征为:借助于螺纹件(19)进行调整。
22.按权利要求1至21之任一项的伺服转向器,其特征为:轴承是轴向间隙非常小的滚珠轴承(7)。
23.按权利要求22的伺服转向器,其特征为:滚珠轴承是四点式轴承。
24.按权利要求1至22之任一项的伺服转向器,其特征为:所述元件是转向系统的滚珠循环丝杆传动装置的滚珠丝杆传动件(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操作系统有限公司,未经ZF操作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293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RC阻容保护装置
- 下一篇:钢带式无级变速箱液力变矩器闭锁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