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多功能材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13829.9 | 申请日: | 2006-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1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古谷正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电力中央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F1/18 | 分类号: | C22F1/18;B01J21/06;B01J35/02;B01J37/02;C22C14/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庞立志;李连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多功能 材料 方法 | ||
1.一种制造多功能材料的方法,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通过将燃烧火焰直接施加到基体表面上热处理至少其表面层由钛、氧化钛、钛合金或钛合金氧化物形成的基体,使得表面层的温度升高到600℃或更高,或在含氧气氛中热处理基体表面使得表面层的温度升高到600℃或更高,借此在表面层的内部形成由氧化钛或钛合金氧化物的林立微柱形成的层;和随后与表面层平行地切割由林立微柱形成的层,借此产生包括基体和在基体的至少一部分上露出的由氧化钛或钛合金氧化物形成的林立微柱形成的层的材料,以及包括薄膜、位于薄膜上的大量连续小宽度突起和形成在突起上的林立微柱的材料,其中突起和微柱由氧化钛或钛合金氧化物形成并露出在薄膜上。
2.一种制造多功能材料的方法,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通过将燃烧火焰直接施加到基体表面上热处理至少其表面层由钛、氧化钛、钛合金或钛合金氧化物形成的基体,使得表面层的温度升高到600℃或更高,或在含氧气氛中热处理基体表面使得表面层的温度升高到600℃或更高,借此在表面层的内部形成由氧化钛或钛合金氧化物的林立微柱形成的层;和随后通过施加由基体表面和背面之间的温度差引起的热应力与表面层平行地切割由林立微柱形成的层,借此产生包括基体和在基体的至少一部分上露出的由氧化钛或钛合金氧化物形成的林立微柱形成的层的材料,以及包括薄膜、位于薄膜上的大量连续小宽度突起和形成在突起上的林立微柱的材料,其中突起和微柱由氧化钛或钛合金氧化物形成并露出在薄膜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制造多功能材料的方法,其中至少其表面层由钛、氧化钛、钛合金或钛合金氧化物形成的基体完全由钛、氧化钛、钛合金或钛合金氧化物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制造多功能材料的方法,其中至少其表面层由钛、氧化钛、钛合金或钛合金氧化物形成的基体包括由钛、氧化钛、钛合金或钛合金氧化物形成的表面部形成层,和由不同于这些钛材料的材料形成的芯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的制造多功能材料的方法,其中钛合金为Ti-6Al-4V、Ti-6Al-6V-2Sn、Ti-6Al-2Sn-4Zr-6Mo、Ti-10V-2Fe-3Al、Ti-7Al-4Mo、Ti-5Al-2.5Sn、Ti-6Al-5Zr-0.5Mo-0.2Si、Ti-5.5Al-3.5Sn-3Zr-0.3Mo-1Nb-0.3Si、Ti-8Al-1Mo-1V、Ti-6Al-2Sn-4Zr-2Mo、Ti-5Al-2Sn-2Zr-4Mo-4Cr、Ti-11.5Mo-6Zr-4.5Sn、Ti-15V-3Cr-3Al-3Sn、Ti-15Mo-5Zr-3Al、Ti-15Mo-5Zr或Ti-13V-11Cr-3Al。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的制造多功能材料的方法,其中在600-1500℃下热处理超过400秒,或在高于1500℃的温度下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项的制造多功能材料的方法,其中氧化钛或钛合金氧化物的微柱被掺杂碳。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何一项的制造多功能材料的方法,其包括分离和收集包括基体和在基体的至少一部分上露出的由氧化钛或钛合金氧化物形成的林立微柱形成的层的材料,以及包括薄膜、位于薄膜上的大量连续小宽度突起和形成在突起上的林立微柱的材料,其中突起和微柱由氧化钛或钛合金氧化物形成并露出在薄膜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电力中央研究所,未经财团法人电力中央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38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