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颖结构的二次电池及其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15092.4 | 申请日: | 2006-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1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尹畯一;梁熙国;刘智相;南宫檍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关兆辉;孙志湧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颖 结构 二次 电池 及其 电池组 | ||
1.一种二次电池,其包含充放电的电极组件,设置于包括金属层及树脂层的包覆组件中,其中该二次电池进一步包含:
一塑造部件,其具有预设厚度,至少部分形成于包覆组件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塑造部件至少部分形成于该包覆组件的外侧密封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二次电池为一匣形电池,其包覆组件由铝及树脂所组成的薄板所制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包覆组件由下列结构构成:电极组件被引入接收部件中,该接收部件形成于一单元折叠式组件的上内面及/或下内面,并密封上下接触区域;或电极组件被引入一接收部件中,该接收部件形成于二单元组件的上内面及/或下内面,并密封上及下接触区域。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塑造部件形成于包覆组件的对侧密封区域。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塑造部件形成于包覆组件的对侧密封区域、上端密封区域、及/或下端密封区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塑造部件具有大于电池单元的厚度。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塑造部件沿着该包覆组件的整体对侧密封区域形成。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塑造部件沿着该包覆组件的整体对侧密封区域形成,且对应于该塑造部件的额外组件耦合至该包覆组件的上端部件及/或下端部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该塑造部件的形成是经由密封包覆组件的上下包覆部件的接触区域,将包覆组件对应的外侧置于铸模中,并注入熔化物质、热固性及/或紫外光固型物质、或脱水固型物质,因而该熔化物质、热固性及/或紫外光固型物质、或脱水固型物质可在包覆组件对应的外侧整体形成,同时该熔化物质、热固性及/或紫外光固型物质、或脱水固型物质具有预设厚度。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提供该塑造部件至少一个具有相对较小厚度的凹孔,当多数电池一个个叠置而制造中型或大型电池组时,藉以形成至少一个形状相同的冷却剂流通管道。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提供该塑造部件一或多个耦合部件,其选自耦合阶(coupling step)、耦合沟槽、及贯穿孔所组成的群组,因而当多数二次电池一个个叠置而制造电池组时,在叠置的电池间耦合更容易达成,且/或叠置的电池可确实设置于电池组内部组件。
13.一种中型或大型的电池组,其包括多数个如权利要求1至12项中任一项的二次电池作为单位电池。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组,其中经由直接接触单位电池,使单位电池面对面,而不使用额外组件以制造该电池组。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组,其中经由将单位电池置于一铸模中,同时排列单位电池于一预设间隔,并于各单位电池外侧的至少一部分整体地形成塑造部件而制造该电池组。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组,其中该电池组被使用作为电动车、复合动力车、电动机车或电动脚踏车的电力来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50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硬质合金前刃面台阶分层式钢板钻
- 下一篇:船体板材弯曲成型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