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连铸的浸入式水口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15216.9 | 申请日: | 200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9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岩;洪允基;宣钟敏;郑焕撤 | 申请(专利权)人: | 朝鲜耐火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D41/50 | 分类号: | B22D41/50;B22D11/1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玉双 |
地址: | 韩国全***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浸入 水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铸的浸入式水口,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铸的浸入式水口,其中水口的一部分的截面形成为具有花纹,以便防止经过浸入式水口的钢液不均匀地流动,并且防止内含物附着于浸入式水口。
背景技术
通常,在连铸中,通过漏斗将钢液连续地从钢包浇铸至模具,然后钢液被固化以便形成铸件。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从漏斗向模具进行连铸,其中在从漏斗向模具的连铸中,从钢包1向漏斗2供应钢液,该钢液的流率由漏斗2下方的滑板3调节,并且钢液通过浸入式水口6浇铸到模具7内。
参看图2,在滑板3中具有顶板3a、中板3b以及下板3c。在顶板3a的上方具有上水口4,在下板3c的下方具有浸入式水口6。中板3b沿左/右方向运动以改变允许上水口4和浸入式水口6连通的孔,从而调节从漏斗2向浸入式水口6供应钢液的速度。
根据这点,当钢液连续地撞击于浸入式水口6的内表面上时,通过滑板3向浸入式水口6供应的钢液具有转动力,这产生钢液的不均匀流动和涡旋,从而导致飞溅的产生。
飞溅在水口中引起不均匀的钢液流,导致大量内含物附着至浸入式水口6的内表面。内含物堵塞浸入式水口6的内部,这不仅产生不均匀的流率或流速,并且还形成不光滑的铸件或不稳定的钢液表面,导致铸造率降低,而且,当强烈(intensive)时,将导致产生停止铸造的严重问题,从而降低生产率并最终损害质量。
参看图2,作为一种用于防止钢液不均匀地流动或者防止内含物附着于水口内部的现有技术的方法,浸入式水口10在水口10的内部形成有预定尺寸的台阶部分11,以便使得钢液的流速随着钢液经过尺寸由于台阶部分11变得更小的水口而增加,从而抑制钢液的不均匀流动和内含物的附着。
然而,利用此类浸入式水口10,只可预期以下效果,其中由于钢液的流速增加,在左、右侧出口12和12流动的钢液变得或多或少均匀,但是不可能完全去除水口中钢液的不均匀流。相反,钢液在台阶部分11处淤塞以形成淤塞部分,使内含物聚积于其上,并且内含物的聚集扩展至邻近区域,最终引起钢液的不均匀流动和内含物的再次附着。
同时,参看图3,作为用于防止钢液不均匀地流动或内含物附着的另一种现有技术的水口,已知一种“用于连铸的下水口或浸入式水口”。
浸入式水口20具有带有花纹截面的部分“P”,以便通过朝向花纹的中心作用的向心力抑制钢液的不均匀流,从而将钢液分配至浸入式水口20下侧的出口22,并且浸入式水口20还具有位于带有花纹截面的部分“P”下方的台阶部分21,台阶部分21的内径小于带有花纹截面的部分“P”的内径,以便增加已经过带有花纹截面的部分“P”的钢液的流速,从而抑制内含物附着在水口的内部。
然而,参看图4,同上述浸入式水口10一样,浸入式水口20在完全去除钢液的不均匀流方面具有局限性,因为由于滑板3而不均匀地流动的钢液进入带有花纹截面的部分“P”的侧面上的圆形槽内,并使得钢液向除了某些圆形槽23以外的其它圆形槽23偏转,导致仍然不能解决内含物聚集在台阶部分21上和聚集扩展至邻近区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浸入式水口,其具有带花纹部分以便在钢液经过浸入式水口期间防止钢液不均匀地流动和形成涡旋,并且防止内含物附着于水口的内壁。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提供用于连铸的浸入式水口来实现,该浸入式水口的一部分具有带有多个径向圆形槽的花纹的带花纹部分,以便在连铸中钢液经过水口期间防止钢液不均匀地流动并且防止内含物附着,该水口包括内径比经过花纹的最内端引出的圆的内径大1.1~1.5倍的加大内径部分,其中该加大内径部分开始于带花纹部分的一端,且带花纹部分与水口顶部间隔预定距离。
优选地,该距离为50mm~300mm。
优选地,该带花纹部分的长度为50mm~400mm。
带花纹部分可包括位于两端的锥形部分,其中每个锥形部分的内径均为越朝向端部变得越大。
浸入式水口还可包括减小内径部分,该减小内径部分弯曲以使其内径越朝向其两端变得越大。
优选地,花纹的圆形槽相对地形成为偶数个。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朝鲜耐火株式会社,未经朝鲜耐火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52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分布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测量杨氏模量的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