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诊断和治疗方法及其所使用的试剂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15320.8 | 申请日: | 200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3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M·P·布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德维特科学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74 | 分类号: | G01N33/574;G01N33/53;G01N33/577;A61K51/10;A61K39/395;A61P35/00;C12Q1/6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家蓉 |
地址: | 澳大利亚*** | 国省代码: | 澳大利亚;A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诊断 治疗 方法 及其 使用 试剂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对象体内赘生细胞死亡水平的筛选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检测所述对象体内的或所述对象来源的生物样品内的死亡细胞所表达的端粒酶蛋白和/或基因的水平来评价赘生细胞死亡水平的方法。本发明的应用范围很广,其中包括而不限于评价赘生疾病、监测这种疾病的进展、评价治疗剂或治疗方案的疗效以及预测对象向更高疾病阶段进展或者是进入缓解状态的可能性。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检测端粒酶蛋白和/或核酸分子的诊断试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药物如细胞增殖抑制剂在体外或体内治疗性寻靶的方法。由于死亡或频死赘生细胞位于活的赘生细胞附近,因此这种靶向所述死亡或频死赘生细胞的能力可用于免疫治疗和免疫预防领域。
发明背景
本说明书中由作者所列出的参考文献的著录细节以字母排列的方式收集在说明书后。
本说明书中任何现有技术的参考文献不能也不应该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现有技术在澳大利亚形成了常识的一部分。
恶性肿瘤或癌的生长方式是不可控的,可侵入到正常组织,并且通常会转移,在远离原发组织的地方生长。一般来说,癌起源于一个或仅仅几个正常细胞,这些细胞经历了一种还未完全清楚的被称为恶性转化的过程。体内的几乎所有组织都可以形成癌。起源于上皮细胞的那些肿瘤被称为癌,是最常见的肿瘤类型。肉瘤是间充质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起源于细胞如成纤维细胞、肌肉细胞和脂肪细胞。淋巴组织的实体恶性肿瘤被称为淋巴瘤,淋巴细胞和其他造血细胞的骨髓内和血液内恶性肿瘤被称为白血病。
在工业化国家癌症是三大致死原因之一。由于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和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不断取得进步,以及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癌症可能会成为这些国家最常见的致死疾病。因此,成功地治愈癌症需要去除或破坏所有的恶性细胞而不能导致对象死亡。达到此目的的一个理想途径可能是诱导出能够识别肿瘤细胞及其相对的正常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应答。然而,治疗癌症的免疫方法尽管已经探索了超过一个世纪,但是还未取得稳定的疗效。
因此,目前治疗癌症的方法依然是长期使用的方案,即手术切除(如果可能),如果需要再进行放疗和/或化疗。这种相当粗糙的治疗方法的成功率起伏很大,并且可能会因为肿瘤恶化和转移而显著下降。另外,这些治疗方法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其中包括因手术而导致的毁容和瘢痕形成(如,乳房切除术和截肢术)、化疗引起的剧烈恶心和呕吐、以及最显著的对正常组织如毛囊、消化道和骨髓的损伤,这种损伤是毒性药物的非特异性靶向机制造成的,毒性药物是大多数癌症治疗方法的组成部分。
另外,大多数抗癌治疗方法,其中包括细胞毒性化疗药物、信号转导抑制剂、放疗、单克隆抗体和细胞毒性淋巴细胞,是通过凋亡来杀死癌细胞的。尽管在进行抗癌治疗以前肿瘤内可能会包含一部分凋亡细胞,甚至有一些坏死区域,但是,在那些对抗癌治疗发生反应的肿瘤内凋亡细胞的数量预计会增加,坏死的面积会扩大。然而,在利用细胞毒性化疗药物来治疗晚期肿瘤时,细胞死亡的程度以及肿瘤对首次治疗所产生的反应通常是难以评价的。常规的,在对肿瘤的反应进行临床评价和放射评价之前,对象至少要接受三个疗程的化疗。通常来说,只有少数晚期肿瘤对象会对细胞毒性药物产生反应,这样,对象可能会产生副作用而未得到任何好处。因此,现在需要找到一种诊断方法来快速、方便而可靠地在第一个疗程结束后检测肿瘤细胞的死亡情况,从而预测治疗所产生的反应,进而再预测存活率。例如,对手术前接受放化疗的食管腺癌对象进行带氟代脱氧葡萄糖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FDG-PET)可以将治疗应答者与非应答者区别开来,敏感性和特异性超过90%,可用于预测对哪些对象可施行肿瘤治愈性切除术。提前了解肿瘤是否对治疗产生反应可使大多数对象避免接受无效的和具有潜在毒性的治疗方案。这样,非应答对象可接受二线治疗方案或试验药物的临床试验。
因此,目前急需的是开发出以靶向方式诊断和治疗肿瘤的新方法。到目前为止,这种有效地靶向杀伤恶性细胞的理想还是难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德维特科学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麦德维特科学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53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