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压印的产品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15646.0 | 申请日: | 2006-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3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R·比奥卡蒂帕帕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K1/00 | 分类号: | B41K1/00;B41K1/5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峻峰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压印 产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压印的产品。
用于压印的小型产品是已知的,通常被称为小型印章,其中印章和印台装在单个容器中。
背景技术
使用时可从容器中取出印章,然后在使用后将印章放回容器。
带有手柄的用于压印的产品也是已知的,已上好油墨的印章连接到手柄上,当印章不使用时其压印面被盖子覆盖。
在一些方案中,盖子铰接到支持物上,以便它象书一样靠拢到印章表面上。这种产品通常具有在关闭状态下(如果需要,也可以是打开状态下)保持盖子稳定的关闭机构。
包含有容器的用于压印的产品也是已知的,在容器中有一个油墨印台和铰接到容器上并且支持具有凸起的图形元件的印章的盖子上。
盖子可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移动,其中在关闭状态下,印章搁置在印台上,在打开状态下,印章可被压在普通的支持物(例如纸张)上从而在其上压上印迹。
所述已知的小型产品有几个缺点。
所有已知类型的产品都有很大的总厚度,特别是因为容器和/或待处理的支持物。
像书一样闭合的用于压印的产品同样具有很大的厚度,因为通常由橡胶制成的印章具有凸起的图形元件,该图形元件由通常在图形元件以外延伸的基座支持,从而形成外围区域。
为了防止当印章关闭时外围区域和印台接触,图形元件的高度足以使它作为印台和外围区域之间的分隔物。
以这种方式,外围区域不会保留油墨,以便当使用用于压印的产品时外围区域不会弄脏待上墨的支持物。
已知的印章还具有相对较小的压印表面。
关闭机构也增加了印章的总厚度,并且由于其复杂性导致产品成本高。
发明内容
在上下文中,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目标是提出一种没有上述缺点的用于压印的产品。
特别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小型的用于压印的产品,其比已知的产品薄,并且因此易于携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生产一种具有简单结构的小型印章,并因此易于生产且节约成本。
所指出的技术目标和所指定的目的基本可以通过权利要求1和一个或多个从属权利要求描述的用于压印的产品中获得。
附图说明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参考附图所示的用于压印的产品的优选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和优势会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依据本发明的用于压印的产品处于部分打开状态时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图1的产品在关闭状态时的横截面放大详细示意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压印的产品处于部分打开状态时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4是图3的产品为了使用而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5是依据本发明的产品在不使用时的关闭状态下沿图3中的III-III线的横截面图;
图6是依据本发明的用于压印的产品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7是依据本发明的用于压印的产品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性顶视图;
图8是图7的产品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
图9是依据本发明的用于压印的产品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性顶视图;
图10是图9的产品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
图11是依据本发明的用于压印的产品的第六实施例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12是依据本发明的用于压印的产品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第七实施例的示意性顶视图;
图13是图12的用于压印的产品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示意性顶视图;
图14显示了图9的产品处于使用时的打开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数字1表示依据本发明的用于压印的产品,其中该产品处于部分打开状态。产品1包括铰接在一起的第一和第二薄片元件2、3。
元件2、3可以在关闭形态和打开形态之间彼此相对移动,其中在关闭状态下,它们彼此位于对方的顶面上,如图5所示(相对于图3中所示的情况);其打开状态如图4、6、7、9中所示。
特别如图1所示,元件2和3被制成一体(例如通过模制),并且由厚度减薄的一材料8的部分分隔开,材料8形成了使元件2、3彼此相互旋转的铰链。
如图3所示,元件2和3通过粘接带8a铰接到一起,可用类似的带(未示出)在元件2和3的另一侧双倍粘接。
高度为H1的凸起的图形元件4连接到薄片元件2上(例如通过粘结),并且图形元件以这种方式定位,即在关闭状态下其折叠覆盖第二薄片元件3。
元件4包括文字数字符号,诸如姓名、代码、地址等,以及图形,它们相互分离或没有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创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56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