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纸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15800.4 | 申请日: | 2006-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1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于尔根·拉克;曼弗雷德·海姆;安德烈亚斯·普雷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2D15/00 | 分类号: | B42D1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安全文件或贵重文件,例如钞票、身份证等的安全纸。
背景技术
出于保护的目的,安全纸或贵重文件通常配备有各种验证特征,以允许对要验证的安全纸或贵重文件确认其身份,并同时用于防止非授权的复制。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术语“安全纸”通常为准环状(quasi-endless)形式、并在随后进一步处理的非印制纸。术语“贵重文件”是指被完成用于特定用途的文件。在本发明中,贵重文件具体指钞票、股票、债券、证件、凭单、支票、贵重入场券、其它会被伪造的纸(例如护照和其他身份文件)以及产品保护元素(例如标签、密封、包装等)。在下文中,简化的描述″安全纸″或″贵重文件″包括所有的上述文件和产品保护手段。
在公开号为WO95/10420的专利申请中描述了这样一种贵重文件,其中在制造该贵重文件后,冲压出通孔,随后用重叠在通孔周围的覆盖箔将通孔的一侧封闭。覆盖箔至少在子区域是透明的,从而使得当要复制重要文件时,背景显示并被复制机相应地复制下来。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很容易地识别赝品。然而,通过冲压形成的孔同样可以被造假者制造。尽管真实的重要文件的彩色复制不再具有透明的区域,并与真实的重要文件相似,但是该区域可以在复制后冲出,然后再用合适的覆盖箔封闭。这种赝品很难被辨认出来。
为了弥补上述不足,在公开号为WO03/054297的专利申请中,已经推荐在纸张制造时产生通孔。在纸张形成时产生的这种孔在其边缘区域具有在纸张制造后不再能够形成的、不规则的特征。不规则的特征通过缺少尖锐的切割边缘、或通过不规则地增加边缘区域的纤维以及引入到开孔中的单个纤维来表现。这样产生的开孔具有和在纸张制造过程中形成的水印,或在造纸过程中嵌入到纸张中的安全线同样高的安全性。
然而,在造纸过程中产生的这种开孔通常具有不同的质量,并且难以再生产。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纤维束部分地封闭开孔的风险。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原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缺点的安全纸。特别地,所述安全纸用于将在造纸过程中形成的高防伪安全开孔与通过所述开孔形成的辨认特征的良好可觉察性结合。
独立权利要求中的特征可以获得上述目标,从属权利要求是本发明的进一步发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安全纸具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通孔中的第一个在造纸过程中形成并在其边缘区域具有不规则的特征,所述通孔中的第二个在造纸结束后通过切割或冲压形成,并具有尖锐界定的边缘区域。
在这里,所述第一和第二通孔的轮廓形状在意思上是关联的。具体地,所述第一和第二通孔的轮廓形状构成了相关或补充的信息,例如图像图形、字母或代码。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尖锐界定的通孔用激光切割产生。在这里,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尖锐界定的边缘表面平行或垂直于所述纸表面。相反,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开孔被形成为具有相对于表面法线是倾斜的边缘区域。这可以通过合适的选择激光束相对于纸张表面偏移或倾斜来获得。具体地,使得所述激光束相对于纸张表面偏移或倾斜,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开孔具有相对于表面法线不同倾斜的边缘表面。锥形的边缘使得设置在所述开孔上方的覆盖箔较软地过渡到纸张基底,从而能够具有较低的易脏性。
此外,不同倾斜的边缘表面提供了开孔和箔的多层结构,并尤其最小化了在多层结构中存在空气的问题。此外,具有倾斜表面的开孔具有附加的光学效果(相对于垂直边缘表面),由于它们根据观看的方向表现出不同的大小。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发展,所述安全纸具有预定的厚度和具有减少纸张厚度的薄位置,至少第二通孔引入到所述薄位置的区域。所述薄位置尤其包括水印。
所述两个开孔在所述安全纸的一侧用箔元素封闭。在一些设计中,所述两个开孔在所述安全纸的两侧都用箔元素封闭。这里,通过上述倾斜的边缘,最小化了空气捕获的潜在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安全纸,其包括所述通孔的边缘表面包括第一尖锐界定的子区域和具有不规则特征的第二子区域。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区域沿着所述通孔的轮廓交替设置。特别地,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区域沿着所述通孔的轮廓线以不规则的顺序交替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国捷德有限公司,未经德国捷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58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