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溶酶用于预防或降低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率和治疗其他眼部病症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15854.0 | 申请日: | 2006-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1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S·P·巴特尔斯;G·L·麦金泰尔;T·L·科姆斯托克;B·利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士伦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48 | 分类号: | A61K38/48;C12N9/68;A61K9/00;A61K47/00;A61P27/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晓威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溶酶 用于 预防 降低 增生 糖尿病 视网膜 病变 进展 治疗 其他 眼部 病症 应用 | ||
1.一种用于预防或降低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为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进展率的非手术方法,其包括向患有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玻璃体内给药有效量的丝氨酸蛋白酶,所述有效量的丝氨酸蛋白酶足以不经过手术而产生玻璃体后脱离,以预防或降低所述患者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率。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丝氨酸蛋白酶选自基本上由纤溶酶、微纤溶酶和小纤溶酶组成的组,所述纤溶酶、微纤溶酶和小纤溶酶从人血浆或由重组技术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丝氨酸蛋白酶为纤溶酶。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所述纤溶酶从由人血液分级分离得到的纤溶酶原获得。
5.根据权利要求1和3的方法,其中注射入玻璃体内的所述有效量的丝氨酸蛋白酶等价于约0.5至约1000μg纤溶酶。
6.根据权利要求1和3的方法,其中注射入玻璃体内的所述有效量的丝氨酸蛋白酶等价于约1至500μg纤溶酶。
7.根据权利要求1和3的方法,其中注射入玻璃体内的所述有效量的丝氨酸蛋白酶等价于约10至400μg纤溶酶。
8.根据权利要求1和3的方法,其中注射入玻璃体内的所述有效量的丝氨酸蛋白酶等价于约20至300μg纤溶酶。
9.根据权利要求1和3的方法,其中注射入玻璃体内的所述有效量的丝氨酸蛋白酶等价于约50至200μg纤溶酶。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玻璃体内给药为注射入玻璃体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玻璃体内给药为采用型号25或更大的针注射入玻璃体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玻璃体内给药为采用型号25或更大的针注射以给药10至200μL的体积。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述玻璃体内给药为采用型号25或更大的针注射以给药50至100μL的体积。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丝氨酸蛋白酶为纤溶酶,所述有效量为约50至200μg纤溶酶,且所述纤溶酶通过注射入玻璃体内给药。
15.一种用于治疗视网膜缺血、视网膜炎症、视网膜水肿、牵拉性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牵拉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出血或牵拉性黄斑病变的非手术方法,其包括向患有这些眼部病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患者玻璃体内给药有效量的丝氨酸蛋白酶,所述有效量的丝氨酸蛋白酶足以不经过手术而产生玻璃体后脱离,以预防或降低视网膜缺血、视网膜炎症、视网膜水肿、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牵拉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出血和牵拉性黄斑病变。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所述玻璃体后脱离之后进行不同的手术方法。
17.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所述丝氨酸蛋白酶选自基本上由纤溶酶、微纤溶酶和小纤溶酶组成的组。
18.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所述丝氨酸蛋白酶为纤溶酶。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所述纤溶酶从由人血液分级分离得到的纤溶酶原获得。
20.根据权利要求15和18的方法,其中注射入玻璃体内的所述有效量的丝氨酸蛋白酶等价于约0.5至1000μg纤溶酶。
21.根据权利要求15和18的方法,其中注射入玻璃体内的所述有效量的丝氨酸蛋白酶等价于约1至500μg纤溶酶。
22.根据权利要求15和18的方法,其中注射入玻璃体内的所述有效量的丝氨酸蛋白酶等价于约10至400μg纤溶酶。
23.根据权利要求15和18的方法,其中注射入玻璃体内的所述有效量的丝氨酸蛋白酶等价于约20至300μg纤溶酶。
24.根据权利要求15和18的方法,其中注射入玻璃体内的所述有效量的丝氨酸蛋白酶等价于约50至200μg纤溶酶。
25.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所述玻璃体内给药为注射入玻璃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士伦公司,未经博士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58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蛋白用于治疗目的的用途
- 下一篇:马达控制方法及马达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