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微生物污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16037.7 | 申请日: | 200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5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马修·T·斯科尔茨;特里·R·霍布斯;王丹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0 | 分类号: | A61K9/00;A61K31/00;A61K31/42;A61K45/06;A61P31/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杨青;樊卫民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微生物 污染 方法 | ||
1.延迟感染发作或预防由受试者内腔中的微生物有机体导致的感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至少一部分通往内腔的开口内表面与抗微生物组合物接触;以及随后向该开口中至少部分插入器械,其中的抗微生物组合物包括:
有效量的抗微生物组分,包括抗菌剂、抗生素或其组合物;以及
不同于抗微生物组分的表面活性剂组分,其中表面活性剂组分以至少0.5wt-%的量存在和/或表面活性剂组分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泊洛沙姆表面活性剂、氧化胺表面活性剂或其组合物;
条件是,当内腔包括鼻通道、阴道或口腔时,抗微生物组分不包括碘或氯己定。
2.延迟感染发作或预防由受试者内腔中的微生物有机体导致的感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至少一部分通往内腔的开口内表面与抗微生物组合物接触;以及随后向该开口中至少部分插入器械,其中的抗微生物组合物包括:
有效量的抗微生物组分,包括抗菌剂、抗生素或其组合物;
不同于抗微生物组分的表面活性剂组分;以及
包含小于1wt-%水的介质。
3.延迟感染发作或预防由受试者内腔中的微生物有机体导致的感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至少一部分通往内腔的开口内表面与抗微生物组合物接触;以及随后向该开口中至少部分地插入器械,其中的抗微生物组合物包括:
有效量的抗微生物组分,包括抗菌剂、抗生素或其组合物;
不同于抗微生物组分的第二活性剂;以及
不同于抗微生物组分的表面活性剂组分。
4.延迟感染发作或预防由受试者内腔中的微生物有机体导致的感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至少一部分通往内腔的开口内表面与抗微生物组合物接触;以及随后向该开口中至少部分插入器械,其中的抗微生物组合物包括:
有效量的抗微生物组分,包括抗菌剂、抗生素或其组合物;以及
至少0.20wt-%的增强剂组分,包括α-羟基酸,β-羟基酸,螯合剂,(C1-C4)烷基羧酸,(C6-C12)芳基羧酸,(C6-C12)芳烷基羧酸,(C6-C12)烷芳基羧酸,酚类化合物,(C1-C10)烷基醇,醚二醇或其组合物。
5.延迟感染发作或预防由受试者内腔中的微生物有机体导致的感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至少一部分通往内腔的开口内表面与抗微生物组合物接触;以及随后向该开口中至少部分插入器械,其中的抗微生物组合物包括:
有效量的抗微生物组分,包括抗菌剂、抗生素或其组合物;
有效量的增强剂组分,包括α-羟基酸,β-羟基酸,螯合剂,(C1-C4)烷基羧酸,(C6-C12)芳基羧酸,(C6-C12)芳烷基羧酸,(C6-C12)烷芳基羧酸,酚类化合物,(C1-C10)烷基醇,醚二醇或其组合物;以及
不同于抗微生物组分的表面活性剂组分。
6.延迟感染发作或预防由受试者内腔中的微生物有机体导致的感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至少一部分通往内腔的开口内表面与抗微生物组合物接触;以及随后向该开口中至少部分插入器械,其中抗微生物组合物包括:
有效量的抗微生物组分,包括抗菌剂、抗生素或其组合物;
除水以外的亲水介质;以及
不同于抗微生物组分的表面活性剂组分。
7.延迟感染发作或预防由受试者内腔中的微生物有机体导致的感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至少一部分通往内腔的开口内表面与抗微生物组合物接触;以及随后向该开口中至少部分插入器械,其中的抗微生物组合物包括:
有效量的抗微生物组分,包括抗菌剂、抗生素或其组合物;
不同于抗微生物组分的表面活性剂组分;并且
其中组合物在23℃时的粘度至少为1,000cps;
条件是,当内腔包括鼻通道或阴道时,抗微生物组分不包括碘。
8.延迟感染发作或预防由受试者内腔中的微生物有机体导致的感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至少一部分通往内腔的开口内表面与抗微生物组合物接触;以及随后向该开口中至少部分插入器械,其中的抗微生物组合物包括:
有效量的抗微生物组分,包括抗菌剂、抗生素或其组合物;
亲水组分;以及
疏水组分;
其中疏水组分或亲水组分形成组合物的最大重量部分。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的方法,其中的抗微生物组分包括抗菌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60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