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品快速码垛的方法和相关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16727.2 | 申请日: | 200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8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D·博尔扎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费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7/24 | 分类号: | B65G57/24;B65G5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旭荣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品 快速 码垛 方法 相关 系统 | ||
1.用于物品(100)的快速码垛的方法,包括步骤:
-排列在收集平面(400)上组织的待码垛的物品(100);
-把所述物品(100)装载到适于在大体与收集平面(400)共面并且与它连续的位置中在物品(100)的传送方向上前进的柔性支撑平面(31)上,从而支撑平面(31)接收所述物品而没有滑动;
-把所述物品(100)从支撑平面(31)传送到可滑动的与支撑平面(31)共面的柔性运动平面(21)上从而在物品(100)保持静止的同时在它们下面代替支撑平面(31),其中传送通过同步地致动彼此接触相互连续布置的支撑平面(31)和传送平面(21)的和谐滑动而发生;
-把在顶部带有物品(100)的传送平面(21)放在码垛盘上方;
-使传送平面(21)在保持静止的物品(100)下方滑动,以把它们传送到所述码垛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物品(100)通过致动成与支撑平面(31)的滑动同步平移的平移对中器(6)装载到支撑平面(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物品(100)由平移对中器(6)压实,从而在装载到支撑平面(31)上之前形成层(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覆盖层(200)和/或框架(300)在加载到支撑平面(31)上之前,通过存储站(4)释放到所述层(10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存储站(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在第一位置它接收和保持所述覆盖层(200)和/或所述框架(300),在第二位置它把所述覆盖层(200)和/或所述框架(300)释放到层(101)上,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通过以直线运动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存储站(4)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中时,它相对于把层(101)装载到支撑平面(31)上的平移对中器(6)的工作区域在工作区域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通过平移对中器(6)把层(101)装载到支撑平面(31)上的期间,存储站(4)接收和保持所述覆盖层(200)和/或所述框架(3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把层(101)装载到支撑平面(31)上的期间,所述平移对中器(6)通过可移动锁定装置(61)把所述覆盖层(200)和/或所述框架(300)保持在固定位置中。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收集平面(400)在与支撑平面(31)的滑动相平行的方向上拖动物品(100)。
10.用于物品的快速码垛的系统(1),包括:
-柔性支撑平面(31),它可在包括彼此连续的水平部分(32a)和圆周部分(32b)的第一对相对平行导轨(22)中滑动,其中所述支撑平面(31)占据水平部分(32a)以支撑待码垛的物品(100)的负载;
-柔性运动平面(21),它可在包括彼此连续的水平部分(22a)和圆周部分(22b)的第二对相对平行导轨(22)中滑动,所述支撑平面(31)和运动平面(21)构造成,能够把所述物品(100)从支撑平面(31)传送到运动平面(21),同步地致动它们的和谐滑动,所述运动平面(21)适于向码垛区移动所述物品(10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1),其中,所述第一对导轨(32)形成在适于固定到地板上的支撑体(2)的机架结构(33)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1),其中,所述第二对导轨(22)形成在适于固定到运动系统上的运动头(2)的机架结构(23)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1),其中,所述运动头(2)包括适于防止物品(100)在平面(21、31)的和谐滑动期间被拖动的周缘约束装置(25)。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1),其中,在形成第一对导轨的导轨(32)之间的距离小于在形成第二对导轨的导轨(22)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费昂有限公司,未经费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672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