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16981.2 | 申请日: | 2006-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5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沼田光春;柴田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8D7/02 | 分类号: | F28D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特别涉及具有芯管和盘管的热交换器,其中上述芯管通过压迫外表面而在内表面形成有凸起,上述盘管缠绕在芯管的外表面上。
背景技术
在用于空调装置、供热水器等的热交换装置中,有些会设置这样的热交换器:具有形成第一流体的流道的芯管以及缠绕在芯管的外表面上、并形成第二流体的流道的盘管,该热交换器在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例如作为热泵式供热水器等的供热水用热交换器,具有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双重管式热交换器,该双重管式热交换器由流通水的芯管与流通制冷剂的盘管这双重管构成,将该双重管缠绕成为长圆形的漩涡形形状并作为一个热交换器单元,通过把该热交换器单元多级重叠地相互连接起来,构成了热交换器主体。而且为了提高传热管的传热性能,还提出有这样的技术:通过压迫外表面来在传热管的内表面上设置凸起,以提高传热性能。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1-10515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平6-70556号公报
但是,当采用通过压迫外表面来在热交换器的芯管的内表面上设置凸起的芯管时,则会在芯管的与在内表面上形成有凸起的部位对应的外表面处形成凹陷。当在这种状态下把盘管缠绕在芯管上,之后将其缠绕成为长圆形的漩涡形形状的情况下,由于芯管的截面因凸起而出现凹凸,所以可能会产生芯管与盘管的接触不良,导致传热性能下降。另外,在凸起的加工过程中,有时芯管的凸起部的壁厚会比没有设置凸起的部分的壁厚要薄,凸起部的强度可能会变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点,实现热交换器的传热性能的提高,其中该热交换器具有芯管和盘管,该芯管通过压迫外表面而在内表面上形成有凸起,该盘管缠绕在芯管的外表面上。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热交换器是在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其具有芯管、盘管和钎料。这里,芯管形成第一流体的流道,其通过压迫外表面而在内表面上形成有凸起,并且在外表面上形成有凹部。盘管形成第二流体的流道,并缠绕在芯管的外表面上。钎料被灌入在位于盘管附近的凹部中。
在此,通过采用在内表面上形成有凸起的芯管,实现了由凸起带来的芯管的传热性能的提高。另一方面,在芯管的与在内表面上形成有凸起的部位对应的外表面处形成有凹陷,为了消除将盘管缠绕在该凹陷部分上时的芯管与盘管的接触不良,在位于盘管附近的凹部中灌入了钎料。当这样在凹部中灌入有钎料时,形成在芯管的外表面上的凹部被钎料所填充,从而可以消除芯管与盘管的接触不良。
并且,当使钎料灌入到位于盘管附近的凹部中时,这些凹部被钎料所填充。因此,在凸起的加工过程中,即使在芯管的凸起部的壁厚比没有设置凸起的部分的壁厚薄的情况下,也能加强芯管的壁厚,能够避免凸起部的强度变小。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热交换器中,钎料是由预先涂敷在芯管的凹部中的膏状钎料发生熔融粘着而形成的。
此处,在预先把膏状的钎料涂敷在形成于芯管的外表面的凹部中之后,例如使用加热炉进行钎焊。于是,通过加热而熔融的钎料可靠地灌入到凹部中并发生冷却粘着。因此,形成在芯管的外表面上的凹部被钎料可靠地填充,从而可以消除芯管与盘管的接触不良。并且,在凸起的加工过程中,即使在芯管的凸起部的壁厚比没有设置凸起的部分的壁厚薄的情况下,也能通过钎料填充形成在芯管的外表面上的凹部,可以加强芯管的壁厚,能够避免凸起部的强度变小。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热交换器中,钎料是由配置在芯管与盘管之间的线形钎料发生熔融粘着而形成的。
此处,预先在芯管与盘管之间配置钎料,然后例如使用加热炉进行钎焊。凹部发挥毛细管那样的作用,通过加热而熔融的钎料通过毛细管吸引力而灌入到凹部中。因而可以避免对每个凹部涂敷钎料的繁杂作业,能够提高钎焊的作业效率。而且,通过加热而熔融的钎料可靠地灌入到凹部中,并发生冷却粘着。因此,形成在芯管的外表面上的凹部被钎料可靠地填充,从而可以消除芯管与盘管的接触不良。并且,在凸起的加工过程中,即使在芯管的凸起部的壁厚比没有设置凸起的部分的壁厚薄的情况下,也能通过钎料填充形成在芯管的外表面上的凹部,可以加强芯管的壁厚。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热交换器中,钎料是由在缠绕于芯管的盘管上配置的线形钎料发生熔融粘着而形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69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