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17549.5 | 申请日: | 200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0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罗伯特·J·谢勒;杰罗姆·P·达蒂洛;弗兰格·J·库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车文;郑立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并且具体地涉及用于连接到印刷电路板的高速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传送高频信号和电流的电导体在被置于传送高频信号和电流的其它导体附近时会遭受干扰和串扰。干扰和串扰能够导致信号接收中的信号恶化和误差。同轴和屏蔽电缆可用于从发送点向接收点传送信号,并且减少一个屏蔽或同轴电缆中传送的信号将会与附近的另一个屏蔽或同轴电缆所传送的信号相干扰的可能性。然而,在连接点处,常常没有连接器屏蔽。屏蔽的不存在将在连接点附近产生信号之间的干扰和串扰。由于需要使大量的连接处在非常小的空间中,所以在连接点处不希望使用单独屏蔽的电线和电缆。在这些环境中,使用包含多个屏蔽导电路径的两部分高速底板电连接器。例如,国际电工委员会的规范IEC 1076-4-101提出供印刷电路板使用的2mm两部分连接器的参数。
随着用户修改和升级系统以实现改进的性能,问题继续出现。具体地,对于许多高频系统,即使电导体的很小的未屏蔽部分也会造成导体阻抗的不连续性,并且将发生破坏性能的干扰和串扰。提供改进的屏蔽和阻抗控制的连接器系统是所希望的。
发明内容
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系统。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器系统包括具有多个孔的电路板,所述多个孔从电路板的第一侧面向电路板的第二侧面延伸。具有前壁的第一连接器主体位于电路板的第一侧面上,并且所述前壁具有延伸穿过其中的多个信号引脚开口,所述信号引脚开口与电路板孔对准。具有前壁的第二连接器主体位于电路板的第二侧面上,并且所述前壁具有延伸穿过其中的多个信号引脚开口,所述信号引脚开口与电路板孔对准。多个信号引脚延伸通过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主体的信号引脚开口,并且通过电路板孔。所述多个电路板孔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比延伸穿过其中的信号引脚的直径大的直径,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电路板孔的壁与延伸穿过其中的信号引脚隔开。
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器系统包括电路板,该电路板具有延伸穿过其中的多个孔,所述孔具有导电壁。连接器主体连接到所述电路板,并且具有多个信号引脚开口和多个屏蔽叶片开口,所述信号引脚开口与电路板孔对准。多个信号引脚保持在连接器主体的多个信号引脚开口中,并且延伸通过电路板孔。多个屏蔽叶片保持在连接器主体的多个屏蔽叶片开口中。所述多个屏蔽叶片中的每一个都在其第一末端处具有大致直角的屏蔽部分,该屏蔽部分邻近于所述多个信号引脚中的相应一个放置。电路板孔成形为使得导电壁与延伸穿过其中的信号引脚隔开。
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将连接器系统安装到电路板的方法。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形成多个孔,所述孔从电路板的第一侧面向电路板的第二侧面延伸。第一连接器主体连接到电路板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具有与电路板孔对准的多个信号引脚开口。第二连接器主体连接到电路板的与所述第一连接器主体相反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连接器主体具有与电路板孔对准的多个信号引脚开口。信号引脚穿过对准的电路板孔以及第一和第二头部主体的信号引脚开口,其中,电路板孔成形为使得电路板孔的壁与信号引脚隔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的连接器系统的头部连接器的前壁的横截面图,图示了在每个信号引脚周围形成同轴屏蔽的屏蔽叶片的直角部分所包围的信号引脚。
图3是沿着图1的线3-3截取的连接器系统的局部横截面图,示出了部分地插入到印刷电路板的相反侧面上的头部连接器中的两个接插件。
图4是沿着图3中的线4-4截取的横截面图,示出了屏蔽叶片的交错尾部。
图5是示出了在印刷电路板的相反侧面上相互正交地安装的连接器系统的头部的透视图。
图6A-6F是根据本发明的延伸穿过印刷电路板的信号引脚的多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优选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中,对附图进行参考,所述附图形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且在所述附图中实施例作为可实现本发明的图示特定实施例示出。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利用其它的实施例,并且可以进行结构或逻辑上的改变,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以下详细描述并不是限制性的,并且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75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