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信道信令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17725.5 | 申请日: | 2006-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0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赫曼斯·桑帕斯;阿列克谢·戈罗霍夫;阿莫德·卡恩德卡尔;爱德华·哈里森·蒂格;戴维·乔纳森·朱利安;塔梅尔·卡杜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国伟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信道 系统 方法 | ||
根据35U.S.C §119主张优先权
本申请案主张基于2005年4月1日提出申请的第60/667,705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的优先权,所述临时专利申请案以引用方式全部并入本文中。
本专利申请案涉及如下共同待决的美国专利申请案:
“Varied Signaling Channels For A Reverse 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ystem”,其与本专利申请案同时提出申请,档案号码为060055,已转让给本受让人,且以引用方式明确并入本文;及
“Mobile Wireless Access System”,其与本专利申请案同时提出申请,档案号码为0600081,转让给本受让人,且以引用方式明确并入本文;及
“Scalable Frequency Band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其与本专利申请案同时提出申请,档案号码为0600061,转让给本受让人,且以引用方式明确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大体来说,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且除其他以外,尤其涉及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信息反馈。
背景技术
正交分频多址(OFDMA)系统利用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OFDM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其将整个系统带宽划分成多个(N)正交频率副载波。还可将这些副载波称为音调、频段及频率信道。每一副载波均与可使用数据对其进行调制的相应副载波相关联。在每一OFDM符号周期中,可将多达N个调制符号发送于总共N个副载波上。用N点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将这些调制符号转换至时域以产生包含N个时域片或样本的经变换符号。
在跳频(FH)通信系统中,在不同时间间隔期间(可将称为“跳频周期”)将数据传输于不同的频率副载波上。可通过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或其它多载波调制技术或某些其它构造来提供这些多载波。对于跳频来说,数据传输以伪随机方式从一个副载波跳跃到另一个副载波。这种跳跃可提供频率分集,并可使数据传输能够更好地抵挡诸如窄频干扰、拥塞、衰落等不利的路径效应。
所有通信系统中都必须处理的一个问题是:可针对每一接入终端机使用多种传输技术中的不同传输技术。此外,接入终端机可与多个基站进行通信。所有这些排列都需要大量的反馈以便进行完整的报告。
因此,人们希望能够提供关于多个传输模式使用及关于与多个基站通信的反馈,而同时使将所述反馈从接收机提供至发射机所需的资源最小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使不同扇区具有不同的反向链路报告类型。此外,所述报告类型可包括与接入终端机的正向链路传输类型相关的指令。所述报告类型还可与在所述接入终端机处正使用或正希望使用的调度模式相关。
应理解,根据以下只以举例说明方式显示及阐述本发明只为例示性的方面的详细说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应认识到,本文所揭示的方面可还具有其它及不同的方面,且可从各个方面对其若干细节实施修改,此均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结合图式阅读下文所述的详细说明,本发明方面的特征、性质及优点可变得更显而易见,在所有图式中,相同参考字符识别对应的元件,图式中:
图1图解说明多址无线通信系统的方面;
图2A显示正向及反向链路的超帧结构。
图2B显示反向链路的交织结构。
图3A及3B显示一个载波的具有两个不同大小的跳频控制段。
图3C显示四个载波的跳频控制段。
图4图解说明多址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射机及接收机的方面;
图5图解说明确定所提供反馈类型的方法的方面;及
图6图解说明确定所提供反馈类型的另一方法的方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解说明根据一个方面的多址无线通信系统。多址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多个小区,例如小区102、104及106。在图1的方面中,每一小区102、104及106可包括一个包含多个扇区的接入点150。所述多个扇区由若干天线群组形成,每一天线组各自负责与所述小区的一部分中的接入终端机进行通信。在小区102中,天线群组112、114及116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扇区。在小区102中,天线群组118、120及122各自对应于不同的扇区。在小区106中,天线群组124、126及128各自对应于不同的扇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77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