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及其制造方法、利用该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汽车用座垫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17789.5 | 申请日: | 2006-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0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孝之;伊藤高;丰田贤伯;熊谷直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18/61 | 分类号: | C08G18/61;C08G101/00;C08G18/3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沙永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泡沫塑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利用 汽车 座垫 | ||
1.一种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它是使高分子聚氧化烯多元醇或所述高分子聚氧化烯多元醇中含有聚合物微粒的聚合物分散多元醇,与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在催化剂、发泡剂以及整泡剂的存在下反应而得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全部活性氢化合物100质量份,使用0.00001~1质量份的分子内含有硅原子和氮原子的氨基改性聚硅氧烷(F)。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其特征在于,氨基改性聚硅氧烷(F)的氨基当量为100~100000g/mol。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其特征在于,氨基改性聚硅氧烷(F)为下式(1)或下式(2)所示的化合物,
式(1)
式(2)
式(1)中,R1是碳数1~10的亚烷基,R2是碳数1~10的烷基,k是1~2000的整数,
式(2)中,m是0~100的整数;n是1~2000的整数;R3、R4以及R5可相互相同或不同,是分别选自碳数1~10的烷基、碳数1~10的烷氧基以及含有氮原子的碳数1~10的烷基的基团,其中m为0时,R3或R5的至少任一种是含有氮原子的烷基,m为1~100时,R3、R5或m个的R4的至少一种是含有氮原子的烷基。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其特征在于,芯部的密度为30~70kg/m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其特征在于,芯部的密度为35~60kg/m。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其特征在于,对于发泡至100mm厚度的泡沫塑料,X(N/314cm2)和Y(mm)满足下式(3)所示的关系式,
Y≥-0.000370842X2+0.225401X-10.5013···(3)
其中,X(N/314cm2)为以JIS K6400(1997年版)为基准测定的25%硬度(ILD),Y(mm)为加压侧弯曲差,是900N加压侧的弯曲值减去500N加压侧的弯曲值所得的差,弯曲值由使用以JIS E7104(2002年版)为基准的加压板(铁研形)而测定的负荷-弯曲量曲线获得。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其特征在于,对于发泡至100mm厚度而得的泡沫塑料,当通过使用以JIS E7104(2002年版)为基准的加压板(铁研形)所测定的负荷-弯曲量曲线而得到的500N加压侧的弯曲值为5.0~55.0mm时,900N加压侧的弯曲值减去500N加压侧的弯曲值所得之差(加压侧弯曲差)Y(mm)为22.5~33.0mm。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其特征在于,对于发泡至100mm厚度而得的泡沫塑料,当通过使用以JIS E7104(2002年版)为基准的加压板(铁研形)所测定的负荷-弯曲量曲线而得到的500N加压侧的弯曲值为18.0~55.0mm时,900N加压侧的弯曲值减去500N加压侧的弯曲值所得之差(加压侧弯曲差)Y(mm)为22.5~33.0mm。
9.一种汽车用座垫,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形成。
10.一种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它是使高分子聚氧化烯多元醇或所述高分子聚氧化烯多元醇中含有聚合物微粒的聚合物分散多元醇,与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在催化剂、发泡剂以及整泡剂的存在下反应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全部活性氢化合物100质量份,使用0.00001~1质量份的分子内含有硅原子和氮原子的氨基改性聚硅氧烷(F)。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氨基改性聚硅氧烷(F)的氨基当量为100~100000g/mo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778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