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被洗涤物的洗涤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18915.9 | 申请日: | 2006-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4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内野正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原野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8B3/08 | 分类号: | B08B3/08;F26B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涤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洗涤物的洗涤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洗涤装置,通过小型轻量化后的洗涤装置,当然可以进行被洗涤物的浸渍洗涤或干燥,且不需要减压浸渍洗涤槽、减压蒸汽洗涤槽、减压干燥槽等,就可以对收纳在内部的被洗涤物进行减压浸渍洗涤或减压蒸汽洗涤,或进行减压干燥。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23658号公报
以往,被洗涤物的洗涤存在如下方法:液体洗涤方法,其将被洗涤物浸渍在洗涤液中或喷出洗涤液来进行;和蒸汽洗涤方法,其通过使洗涤蒸汽接触被洗涤物而凝结来进行。作为液体洗涤方法,公知有在常压下进行的方法和减压浸渍洗涤方法。该减压浸渍洗涤方法是在大型的耐压制的减压槽内收纳洗涤液和被洗涤物来进行的方法,其具有如下优点:可以进行洗涤液中的脱气,该脱气的结果是,既可以使洗涤液渗透到被洗涤物的细部,又可以提高超声波空穴作用的效果。
此外,在蒸汽洗涤方法中,公知有减压蒸汽洗涤方法。该减压蒸汽洗涤方法如专利文献1所示,是将收纳在洗涤装置中的被洗涤物插入大型的耐压制的减压槽内来进行的,其具有这样的优点:能够使可燃性的高沸点溶剂在低的温度下沸腾,以安全地得到洗涤蒸汽。
此外,作为对洗涤结束后的被洗涤物进行干燥的方法,公知有自然干燥、喷出热风进行干燥的热风干燥、将被洗涤物配置在减压气体环境内进行的减压干燥等方法。该减压干燥方法如专利文献1所示,是将被洗涤物插入到大型的耐压制的减压槽中进行的,使附着在被洗涤物上的可燃性的高沸点溶剂在低的温度下沸腾,以安全地进行干燥。该减压干燥方法与热风干燥等相比,具有这样的优点:可以减少引火的危险和溶剂的扩散,同时,可以防止产生在自然干燥或热风干燥等中容易产生的污垢。
但是,要利用上述现有技术进行减压蒸汽洗涤或减压干燥,需要连接有洗涤蒸汽供给用的配管、与减压机构连接的配管等大型的耐压制的真空槽。但是,该真空槽价格昂贵,从而导致设备费提高,并且,重量也大,又由于在真空槽上连接有洗涤蒸汽供给用的配管、与减压机构连接的配管等,因此,具有不能简单地进行搬运来使用之类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而完成,其使用上下两端开口且不连接上述配管的小型的耐压筒体,可以用作进行被洗涤物的减压浸渍洗涤、减压蒸汽洗涤或减压干燥的真空槽,并且,可以简单地搬运耐压筒体,可以简单地进行减压蒸汽洗涤或减压干燥。
本发明是用于解决如上所述课题的方法的发明,其将被洗涤物收纳在耐压筒体内,进行被洗涤物的减压浸渍洗涤、减压蒸汽洗涤或减压干燥,所述耐压筒体将上下两端形成为开口部,由耐压盖体可打开地覆盖并密闭该开口部,且所述耐压筒体不连接蒸汽供给配管和减压配管。
此外,实施上述方法的装置具有如下结构,即,该洗涤装置包括:耐压筒体,其将上下两端形成为开口部,且不连接蒸汽供给配管和减压配管;和耐压盖体,其可以密闭该耐压筒体的上下两端的开口部,将耐压筒体形成为如下的耐压强度:能够耐受在由耐压盖体密闭而对收纳于内部的被洗涤物进行减压浸渍洗涤、减压蒸汽洗涤或减压干燥的情况下的减压。
此外,耐压盖体也可以构成为连接减压机构和/或蒸汽产生机构。
此外,耐压筒体也可以构成为在内部设置有载置部,该载置部可载置被洗涤物,并可以使洗涤液流通。
由于本发明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因此,在进行减压浸渍洗涤、减压蒸汽洗涤或减压干燥的情况下,不需要大型的真空槽,使用小型的耐压筒体,就能够进行减压浸渍洗涤、减压蒸汽洗涤或减压干燥。因此,价格低廉且可以简便地进行减压浸渍洗涤、减压蒸汽洗涤或减压干燥。此外,由于将被洗涤物收纳到小型的耐压筒体内进行洗涤作业,该耐压筒体上下两端形成为开口部,且不连接蒸汽供给配管和减压配管,因此,在完成洗涤后,仅使小型的耐压筒体上升,就可以取出被洗涤物,从而完成洗涤后的被洗涤物的后处理容易。此外,如果在耐压筒体内形成可使洗涤液流通的载置部,则可以作为被洗涤物的洗涤笼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是耐压筒体的剖面图。
图3是耐压筒体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耐压筒体;2开口部;3开口部;4被洗涤物;5洗涤液;6载置部;11耐压盖体;12耐压盖体;14减压机构;15蒸汽产生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原野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原野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89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