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产生机械能的方法及其系统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80019021.1 申请日: 2006-08-08
公开(公告)号: CN101203979A 公开(公告)日: 2008-06-18
发明(设计)人: 威廉·S·叶拉兹尼斯;刘景堂;罗德里克·L·谢泼德 申请(专利权)人: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都柏林城市大学
主分类号: H01M8/06 分类号: H01M8/06;H01M8/18;C25B1/04
代理公司: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孙海龙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产生 机械能 方法 及其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燃料电池,更具体而言,涉及可逆燃料电池。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反应可以表示为:

2H2O+电能2H2+O2+势电能(potential electric energy)。

电解的正向反应消耗水并释放氢气(H2)和氧气(O2)。氢气和氧气的反向反应产生水和势电能,即,所谓的“燃料电池”反应。

图1示出了典型的现有技术的可逆燃料电池100。直流电源110通过引线120向电解电池140内部的电极130供给电流。该电流电解位于电解电池140中的水150以产生气体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160,该混合物通过互联管道170流到试剂容器180。这对液体试剂190产生了压力,迫使该试剂通过管道195流出容器。

在该现有技术中,氢气和氧气160的催化复合被考虑并被允许。然而,这种复合是缓慢和不受控制的。此外,氢气和氧气以这种方式的不受控的复合产生热量,而所述热量并不能被有用地回收。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可逆燃料电池系统200的结构。燃料电池203包括正电极205、正多孔导体206、渗透质子的交换膜207、负多孔导体208以及负电极209。为清楚起见,这些部分都被分解示出。然而为获得好的电导性,结构205、206、207、208和209是直接相邻的。

所述膜可以通过诸如美国3,041,317、3,282,875和3,624,053号专利中描述的方法制备。一种膜是E.I.Du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生产的磺化四氟乙烯聚合物膜,其所售商标为“Nafion”。

聚合物膜207具有H+离子可以穿过该膜扩散的属性。用在燃料电池中,膜的两边都覆盖有碳粉。碳粉中的颗粒覆盖有铂膜。铂催化2H2O2H2+O2的可逆反应。碳/铂直接接触经石墨浸渍的纸张以提供低电阻的电学路径,且纸张是高度多孔的以允许气体流过。多孔导电层进而与穿孔的不锈钢压力板接触,所述板是实际的机械电极结构。

对于电解,由于氧化碳粉的活性氧,碳粉上的铂催化剂被分解。由于这个原因,执行电解(即2H2O+电能→2H2+O2)和燃料电池反应(即2H2+O2→2H2O+势电能)的电池使用氧气一边的专用催化剂。通常,所述催化剂是铂或铼、或氧化铼上的铂。这些催化剂还在直接转换甲醇燃料电池中使用。

此外,燃料电池203包括两个分离的气密的隔间,氢气隔间210和氧气隔间211。这两个隔间被膜207’隔开,所述膜也从一边示出。膜207防止氢气与氧气混合。

直流电源201产生直流电流。该电流通过开关202切换,以选择性地向燃料电池203供给电流。典型地,电池最初填充以水。当开关202导通时,所述电流电解水且产生氢气和氧气。

在通过电解产生某些数量的氢气和氧气之后,开关202截止,且负载开关204导通以向能量回收负载212供给燃料电池203产生的电流。负载的存在导致氢气和氧气复合。只要电池中存在氢气和氧气,该电流继续被供给到负载212。

当可以实现氢气和氧气的外部供给时,当负载开关204导通时,这些气体被直接供给到电池以产生用于负载212的电能。负载212可以是能量回收负载。即,向系统电源201返回势电能的设备。对于电池供电的设备,这可以通过使用切换电源以对电源201进行充电而完成。对于AC线供电的设备,行同步DC-AC转换器可用于返回势电能。

微泵

已知各种类型的微泵。微泵可以分成机械型和非机械型的。机械微泵包括电机驱动的质子泵和热空气驱动的蠕动泵。非机械微泵包括电-水压微泵和磁-水压微泵。

S.M.Mitrovski and R.G.Nuzzo,“An electrochemically drivenpoly(dimethylsiloxane)microfluidic actuator:oxygen sensing andprogrammable flows and pH gradients,”Lab on Chip,Vol.5,pp.634-645,2005中描述了一种电机微泵。在该微泵中,氧气和氧离子用于“拖动”流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都柏林城市大学,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都柏林城市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90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