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洗衣机的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19507.5 | 申请日: | 2006-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8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柳在哲;金东允;林相奎;尹钟淳;孙彰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6F39/04 | 分类号: | D06F39/04;H05B3/0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梁晓广;陆锦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洗衣机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机。
背景技术
通常,桶安装在构成了洗衣机外表的箱体的内部空间中。桶由连接在桶上侧的节气闸支撑,并且在其中存储洗涤水。并且,洗涤池可旋转地安装在桶的内部。特别地,由于在洗衣池的下部和侧面形成有多个开口,因此存储在桶中的洗涤水可以在洗衣池和桶之间流动,并且因此杂质被除掉。
另一方面,用于加热洗涤水的加热器安装在桶的底部。因此,它不必与热水导流管龙头分别的连接,因为在加热器运转时可将洗涤水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即使是在冬季冷水突然流入桶内部的情况下。
具有以与上述功能同样的功能运转的加热器的桶的常规技术详细地记录在韩国特许公报″10-2003-0055973″中。
但是,通常桶是强度低于加热器或电压的注射模压塑料。因此,根据发生在诸如上述的桶的内部的连续施加的应力,在桶的加热器连结的部分产生裂缝。这样,就会出现诸如当洗涤水从裂缝中发生泄漏时,对产品的信心大大地减少等的缺点。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洗衣机的加热装置,所述洗衣机因为改进了连接桶和加热器的连接结构,因此可防止桶上产生裂缝。
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加热装置包括:桶;形成在桶上的加热器连接单元;设置在加热器连接单元上的加热器;和加热器连接构件,其能抵消由于加热器的设置而施加给加热器连接单元的压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加热装置包括:桶;形成在桶上的加热器连接单元;设置在加热器连接单元上的加热器;和加热器连接构件,其包括挤压加热器的加热器挤压部分和挤压加热器连接单元的加热器连接单元挤压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加热器装置包括:桶;形成在桶上的加热器连接单元;设置在加热器连接单元上的加热器;和包括至少两个与加热器连接单元以彼此隔开一定间隔的方式连接的连接构件。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加热装置,当加热器连接构件与桶连接在一起时,可以有效地防止桶的连接部分产生裂缝。
并且,根据本加热装置,由于加热器连接构件能够挤压加热器,因此可有效地改善设置状态并且可以有效地避免加热器的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概念的具有加热器的桶的底部的平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具有加热器的桶的后透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概念的洗衣机加热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概念的用于加热装置的桶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概念的用于洗衣机的加热装置的加热器连接构件的正面透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加热器连接构件的后透视图。
图7是图5所示的加热器连接构件的侧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概念的洗衣机的加热装置的连接透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加热装置的垂直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将同随后的附图一起进行详细地解释。但是本发明的概念并不局限于呈现本发明概念的优选实施例,并且根据增加、改变和删除等,能够提出其它包括在另外的反向发明或本发明的概念的范围中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概念的具有一加热器的桶的底部的平面图;并且图2是在图1中示出的具有一加热器的桶的后透视图。
参见图1至2,根据本发明的洗衣机的桶190是具有规定直径和高度的圆筒形的。
特别地,形成节气闸嵌入凹槽110用于使节气闸端部的一侧与桶190的一侧连接。并且,贯通凹槽使洗涤轴线150贯通在中心部分。并且,也包括下压成规定形式和深度用于使加热器200安全地安装在桶190下侧上的加热器安装凹槽120。
并且,在加热器安装凹槽120的底部上包括用于将洗涤水排出的排水出口140,并包括至少一个加热器盖分离凸起130,所述加热器盖分离凸起130在加热器安装凹槽120的边缘上形成为具有规定高度的突起。
并且,感知加热器200是否过热的恒温调节器122安装在加热器安装凹槽120的一侧上,和固定加热器的夹持器121安装在恒温调节器122的上部上。
并且,在桶190下部上形成使加热器200便于插入的嵌入孔191。特别地,为了防止湿气和洗涤水渗透进入到加热器200的终端装置之内,嵌入孔191形成为压下一规定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95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